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宁化县下曹村的村民,决心要让祖先留下的财产完整地延续下去,他们精心策划——
为古建筑群开启“安全模式”
东南网3月10日讯(福建日报 雷露微 俞祥波)
青砖黛瓦、精美雕花,这里是曹坊镇下曹村,距宁化县城区40余公里,处于省道富下线495公里处。
下曹村自南宋末年建村,已有700多年历史。下曹主要古迹古建筑51处,其年代最早的为元末明初,最短的也有200来年的历史。建筑类型多样,有村落街巷、寺庙,还有古井、古桥等,最多最具特色的是宗祠、祖厅和民居。
下曹村2012年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近年来,文保单位及文物被盗、起火等事件时见报端,而下曹村也有过古建筑失火和老物件被盗的经历。如何让祖先留下的财产更加完整的延续下去,成为下曹村村两委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他们精心策划,通过责任到村干部、发动村民、套管绝缘等技防物防,初步为古建筑群构建了一个“安全模式”。
每座古建筑都有一位看护人
3月3日,天气晴朗,晚饭过后,村支书曹春福走出家门,一路查看村里的情况。“老曹,现在天气干燥,你负责的敬湖公祠,要记得过去看一遍哦。”路过村主任曹圣明的家门口时,曹春福对着屋里喊叫。
吃完晚饭到自己负责的古建筑走上一圈,查看下公厅里外的情况,提醒居住在周边的村民小心用户用电,成为下曹村每位村干部的一个习惯。
曹春福负责村尾的九龙寺。九龙寺和敬湖公祠、立人公厅等7座古建筑,已被列为省文保建筑。寺庙临溪而建,周边古木葱郁、翠竹依依,这里是村里香火最为旺盛的地方。“像春节、清明节、七月半等传统节日,上香的人非常多。”曹春福介绍,那时也是村干部们最忙碌的时候。
邻里守望,人人都是防盗员
走进古建筑群,别致的“美人靠”、雕刻的木门、古朴的神龛,令人赞叹不已。偏偏有人心怀不轨,欲图偷盗古建筑里的文物。
一天深夜,住在立人公厅旁的村民曹华明在熟睡中听到一声动静。“有人在偷盗公厅里的东西?”曹华明心里一惊,迅速穿衣下楼。哪知道小偷为防止被抓设立了障碍物,曹华明一不小心踩到了。小偷听到声响,立刻扔下雕花板、神龛等,跑掉了。
“这些古建筑是大家的财富,全村村民的防范意识都很高。”曹春福介绍,有次接到村民电话,说有个人在村里转悠,不知道想做什么。曹春福立刻赶了过去,一看竟是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原来,这个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跟村里联系,就先被村民当成小偷了。
百姓警惕性高,得益于村里开展的邻里守望活动。在下曹村的每个入口方向,都依靠1到2名常年在家的老人对进出村里的人进行防范。“我们把印有村干部电话的卡片,分发每户人家,”曹春福说,
“村民遇到事情可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们。”
在防范上,还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每个组的小组长主要负责自己小组周边的陌生人防范工作。
“虽然村民的防范意识较强,但人防总是会有疏漏的时候。如果能装上监控设施,那就更好了。”曹春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