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悠久的历史 静谧的山村
2016-03-17 09:53:41 筱 陈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车进了村落,刚下车,一股浓郁的古老乡村气息扑鼻而来。细雨落在青石板上,石板泛着油光。脚下的石板,随着日月的侵袭,已经有些支离破碎,阶梯也已经变得凹凸不平。路旁用石块垒起的墙祼露着,一块挨着一块,构成的图案让你感到那时工匠手艺的精巧。孤立的残垣断壁,无语地告诉人们这村落的历史和它曾经的沧桑。

沿着小道,到了村的祖祠——崇德祠。从祠外瞻仰祠内,“恪承朱训”“群英蔚起”“柱史延祥”等清代牌匾悬挂其上,走进祠堂边上的一间小屋,墙上贴着一张乡试考中的通知。时代虽然久远,但这张通知书没有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而是依旧完好地贴在那儿,仿佛告诉人们它的依恋。祠边还有一块清咸丰立的禁伐碑,要求人们保护祠后山林,读着碑文,你会觉得那时人们就知道生态保护。祖祠前,雨水淅淅沥沥地落在半月池里,池的两端,各立一根石制旗杆,石杆中端,是一个如方斗的造型,杆端如笔,这旗杆,表达了耕读传家的意思。立于祠前,眺望村庄,这祠堂居于村庄的最高处,似乎表达了祖祠在村民心中的位置。

在村民的引导下,我们先后去了凝秀堂和瑞光堂,这是这个村落两处有名的民居。凝秀堂厚重的楼门造型之复杂,就让人感到这户人家的不同寻常,“凝秀”二字刻在青石板上。向导告诉我,凝秀堂始建于清乾隆中期,为元堡公和增鳌公父子所建,增鳌公之孙盛行公在一次征剿土匪战斗中战死,当地官吏为表彰其功绩,封其祖房‘凝秀堂’为‘龙安骑尉第’,以志纪念。走进堂内,堂内的木雕,镂空的窗花,十分的精美。还有摆放在廊道上的风车、石磨,看着这些,触动了心底的乡愁。从凝秀堂出来,又去了瑞光堂。在门口,认真地读了瑞光堂的简介:瑞光堂是一座清代古民居,坐西朝东,平面布局为南北椭圆形,为一进多排附厝合院式民居建筑,整座建筑由前门楼、二门楼、前厅、天井、边厢、正堂、左右各二排护厝及围墙组成。行走瑞光堂,最让人瞩目的还是精致的门楼的建筑,青石条建造的前门楼,青石上镌刻着“紫气东来”四个红色大字,一组弯弯的翘角伸向天际,进了前门,二门楼“瑞光”二字依稀可见,彩绘的翘角显得夺目,正厅门上悬挂“儒林第”和“骑尉府”匾额,虽年代久远依然光艳如新。只是时间的缘故,我们没有去细看瑞光堂内的每一间房屋,但即使是这样地走马观花,我已然感到瑞光堂气势恢宏。

行走龙安村,还有许多景物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敢当、私塾……还有那条没有见着的古驿道。

细雨中,我们驱车下山。望着层层梯田,我想象着,四季的变化,这梯的景致也在变化;我望着群山,云彩的变化,群山的景致也在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让这村的景致也在变化。无论你什么时候到龙安,龙安都会那样静静地诉说它充满沧桑感的历史,它都会让你感到村落的静谧。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3-13今年泉州将建136个美丽乡村 其中12个示范村
  • 2016-03-09【新常态 光明论】美丽乡村搭上城镇化建设的快车
  • 2016-03-03自驾游去乡村,走什么路有讲究
  • 2016-03-03去看那片乡野春色——闽东乡村农耕民俗游推介
  • 2016-03-01村民“众筹”,扮靓富美乡村
  • 2016-02-25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工作 打破美丽乡村建设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