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朱子文化:塑造“海丝”的文化范
2016-03-22 11:13:50 刘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借力“一带一路”战略,近年来,南平尤其是武夷山市着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让朱子文化走出闽北,锻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范。

朱子文化:塑造“海丝”的文化范

东南网3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通讯员 金文莲)

活态传承,讲好朱子故事

3月18日一大早,武夷山市五夫镇,三五成群执笔专注绘画的大学师生,便开始了写生。古镇上翘角飞檐的古民居、高大茂盛的古树林,田间枯荷残叶,甚至是一条沧桑的青石古道,都成了师生们眼里最美的景致。

喧嚣的游客很快到来,在鹅卵石铺就的朱子巷,人们感受着这条“朱子理学小路”的深厚底蕴。紫阳楼边的“灵泉”,汩汩泉水千年不绝。因着朱熹当年寓居时常喝此水的名气,络绎不绝的游客都要掬一口泉水,借以沾沾“文气”。

“自从五夫被定为朱子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并开展系列修缮项目以来,每天来五夫的游客都超过千人。”五夫镇党委书记周建平介绍说。

同在五夫镇的朱子学校里,黄金兰老师一早就来到教室,同往常一样,带着学生早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黄金兰一字一句地带着学生念,在黑板上写下这句话。琅琅书声回荡校园,开始了这个全国第一所以朱子命名的学校一天的课程。

“再好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通过活态的行为,有机融入现实生活之中,那么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武夷文化研究院院长吴邦才表示。

近年来,随着朱子文化热的逐渐兴起,朱子文化的活态传承在武夷山市蔚然成风。

武夷山市政府联合武夷学院启动“武夷书院·讲理堂”,在全市公务员队伍、窗口行业单位、各乡镇等共举办培训班,推动朱子文化普及向基层延伸;由武夷山市教育局新编的校本教材《中小学朱子文化读本》,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正如朱熹第30代裔孙、世界朱氏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茂男所言:“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就是讲好朱子故事,把悬在空中的文化理论,变成有形的文化资源。”

面朝“海丝”,

锻造“朱子之路”

“朱子理学影响远及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诸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契合度很高。许多东南亚国家,都留有不少诸如朱子祠等朱子文化遗存。”吴邦才说。

正因此,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三明、南平等市发挥朱子文化等纽带作用,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作为朱子理学诞生地的闽北,对于受朱子文化熏陶的人而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世界及两岸朱氏后裔宗亲团体携手培育“朱子之路研习营”品牌,8年来共有50多所高校、500多名海内外学者、师生,走出了一条以闽北朱子文化遗迹为主的朝圣、研修、交流之路。

省旅游局先行探路,于去年11月邀请了200名欧美知名旅行商,莅临武夷山开展“朱子之路再出发”武夷新发现活动,探访丝路茶路传奇。

省侨办日前和武夷学院达成意向,将于7月下旬在武夷山携手举办“中国寻根之旅”福建集结营。届时将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武夷山体验朱子文化和茶文化。

“‘朱子之路’,即朱熹当年生活、成长、从学、著述、授徒、出仕之路,也是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发展之路。”朱熹第29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表示,“在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朱子文化正迎来多重机遇,将促进中华文化海内外的传播和交流。”

整合资源,再塑朱子辉煌

朱子文化,是由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生平活动的遗迹遗存组成的文化体系。

日前,为了切实做好朱子文化遗存遗迹等文物的保护工作,武夷山市政府把“仙洲密庵遗址”等10处文物确定为武夷山市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武夷山市为塑造朱子文化品牌作出的最新努力。

“摸清家底、修复部分遗存、合理编排路线,依托武夷山每年近千万人次的游客资源,完全可以打造强势的朱子文化旅游路线。”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王文谦信心十足。

身为朱子后裔,武夷山旅行社老总朱日忠最近又在为今年的“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忙碌。相较前几年的冷清,他对朱子文化的热络感受明显。“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天游峰下的武夷精舍,过去游客少,如今游客多了,这让我们更有底气把朱子文化作为旅游线路营销了。”

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吴礼清表示,南平把打造朱子文化品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保护、学术、传播、教化、交流”五工程。据统计,南平市对朱子文化遗存遗迹进行提级提质保护的项目就达43个,投入资金3亿元。

“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南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学术交流、宗亲交流、民间交流、旅游交流方面进一步着力拓展。”吴邦才说。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3-22朱子文化:塑造“海丝”的文化范
  • 2016-03-02保护朱子文化遗迹 武夷山10处文物列入保护单位
  • 2016-02-04打造朱子文化品牌首座朱子书院奠基
  • 2016-01-13福建弘扬朱子文化亟须打破地域思维
  • 2016-01-12省政协委员关注朱子文化 建言修复鳌峰书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