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一直是贯穿“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全过程的核心理念,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开放的工作机制,有效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 建立开放的联合攻关团队。9个攻关团队参与人员共计1954人,其中,中国农科院有17个所、254名科技人员参与;省、市级农科院(所)、大学、技术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等有208个单位,1700多人参加,院外人员占到8成以上。 建立开放的技术集成机制。9个领域仅2015年就集成技术136项,其中72项来自中国农科院,其余64项由各兄弟单位提供。新疆兵团和阿克苏农业局提供的 “棉花膜下加压滴灌水肥一体化供给技术”,解决了棉花水肥一体化供给等主要问题;由农科院作科所和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焚烧麦秸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山东省德州市创造了玉米小麦轮作周年“吨半粮”的“八配套、六融合、四结合”技术模式,集成的12项技术分别来自于山东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德州市农科院及中国农科院相关研究所等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单位;由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的“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粪污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规模化奶牛养殖粪便和污水处理问题。 建立开放的展示交流体系。在主产区和典型生态区,布局建立一批固定的开放的展示示范基地,先后举办了34场现场展示观摩会,对地方政府、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同步示范展示,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提高了工作的显示度,把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成开放式的技术普及与传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