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作突破口产业潜力待挖掘 那么,福建的马铃薯产业该怎么发展? 特色应当作为突破口,无论是福建当地高山品种的独特风味,还是马铃薯的一些特性,都为福建的马铃薯产业不走寻常路提供了条件。 罗文彬介绍,目前我省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蔬菜用,主要品种是费乌瑞它、中薯3号、兴佳2号、希森3号和闽薯1号等;其次是偏远山区种植用于饲料的老品种,如德友1号、克新3号等。 土豆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披着土黄色或浅黄色的外衣,外表坑坑洼洼,卖相很不起眼。其实灰头土脸的“土豆君”也可以化“彩妆”。在省农科院周宁薯类育种基地,研究团队就已经选育杂交出了不少马铃薯新品系。 这些新品种最大的特色就是五颜六色,不仅外表可以穿上花衣裳,而且内里的肉也是颜色缤纷。你一定没有见过黄皮、黑皮甚至红皮的土豆,切开后紫色、红色、白色、黄色的肉也让人大开眼界。 据了解,“彩色土豆”并不是转基因产品,也不是添加色素形成的不健康食品,而是土豆的稀有品种。因为彩色土豆内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使土豆展现出不同的颜色。从种植条件和难度看,这些新品种和普通土豆没什么区别。 “即使普通品种,每一个土豆都有不同的形状,外皮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有心,即使福建没有拿土豆当主食的习惯,土豆做菜的潜力也很大。”罗文彬觉得,福建的马铃薯产业需要拓宽思路。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马铃薯是长日照作物,需要充分的光照。“因此冬作区的马铃薯一般不见花,而春秋种区完全可以满足开花的条件。而且马铃薯的花朵艳丽,花期有一个月,可以开发观赏市场。” 开设土豆农庄进行特色营销,加入休闲旅游元素,福建的马铃薯产业另辟蹊径完全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