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加宽、铺平后,不仅好走了,路旁栽种的花草也特别漂亮,村里为乡亲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啊!”“能整修这条路,是因为今年村集体有了第一笔收入。”3月16日,霞浦县沙江镇龙湾村村口,走在平坦洁净的通村水泥道上,从外地经商回乡的李先生和村支书李宗金聊了起来。 位于沙江镇西部的龙湾村,是一个沿海山区村,也是省级贫困村。长期以来,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只靠上级每年几万元拨款维持日常工作运转。 2014年,省国税局干部郑忠武下派到龙湾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们在帮扶群众脱贫的同时,通过抓党建促经济,把增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摆上村两委的重要工作议程。”郑忠武说。 发展村集体经济,首先要选好发展项目。经过多方商讨权衡,最后,村两委决定将村民闲置的120多亩养殖池塘流转,先种植收获期短、效益好的无公害水稻。 部分村民听说村里要流转他们的土地,明确表示反对。“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劝说,终于说服每个农户。”郑忠武说,随后,对已经被改造成养殖塘的土地,进行整理。随即,省国税局的10多万元帮扶资金也到位了。 经过精心管理,125亩无公害水稻当年获得丰收,收入18万多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为5.5万多元,村里首次有了村集体收入。村里将这第一笔村集体收入,用于整修通村道路、慰问五保户等公益事业。 “尽管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但这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郑忠武说,“今年,我们要在继续发展一些短、平、快项目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建立党员脐橙示范基地、饲养当地土鸡等长远经济项目,真正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