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进城”了 金蛇头与许多村子不同,既是滨海渔村,又毗邻城区。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金蛇头村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距离城区的南岸公园仅1公里多。 可这一区位优势,早些年,却也伴生发展劣势。过去,金蛇头建有运输码头,往来繁忙。近年来,由于动车等交通项目建成,码头停运了,群众收入降低,人流量减少。 难道,城区的发展需牺牲这一昔日繁华小渔村?自然不是。交通的发达,也为金蛇头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前销售海鲜,别说外地了,进一趟城都不太容易。”渔民何安赐说,金蛇头村的海鲜在当地十分有名,但过去交通不方便,销售是难题。 现在通了高速、动车,运输越发便利,当地人也会购买海鲜带给外地的朋友。何安赐晚上出海,白天将海鲜送往市场销售。行情好的时候,一趟卖个千把元不是问题。现在,他是天天往城里跑,邻居都打趣称他为“城里的大老板”。他计划今后在村子里开个海鲜大排档,自己捞、自己煮、自己卖,那时赚的就更多了。 “随着时代发展,捕捞养殖这种辛苦活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从事,他们更倾向于在城里找一份相对轻松的活。”金蛇头村支书何安宁说。 过去村民的出路比较单一,靠海吃海,许多年轻人早早就上船帮父母忙,甚至为此放弃学业。然而,日渐饱和的市场导致村民捕捞利润缩减。 如今,村民纷纷选择喜欢的职业。有的村民继续从事捕捞养殖,有的村民选择到城里就业,有的村民开起了海鲜酒楼排挡……原本的传统小渔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