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台湾乡村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马祖印象:出海“追泪”·坑道迷情
2016-04-26 14:14:32 刘深魁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东莒岛灯塔百年来矗立海边,历经风雨。本报记者王毅摄

挖掘三年而成的北海坑道,形成一个井字形的结构,如今早已废弃。在坑道中游客可以泛舟,在黑暗的坑道内用手触摸闪闪荧光的“蓝眼泪”。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好吃的蚵嗲,好喝的青草茶。”马祖北竿岛,依嬷蚵嗲小吃铺的陈阿嬷热情招呼着来自大陆的客人。

跟陈阿嬷一样,马祖四乡五岛上的村民大都已从过去的讨海为生,转变为如今的从事旅游观光生意。陆客的到来让马祖焕发出勃勃生机。

坑道、聚落、庙宇及渔村展馆,马祖处处留着战地文化及渔业历史的遗痕。近日,记者随福州榕台新闻交流协会一行来到马祖,探访“海上桃花源”的醉人风情。

一生不可错过的“蓝眼泪”

去马祖,绝对不能错过“蓝眼泪”。

据介绍,每到初夏时节,马祖海面上总会泛起一阵阵蓝光,在静谧的夜色里,蓝光随海浪波动,或追着游艇,或伴着鱼群,灿若繁星。

虽然还没到夏日,但既然来了,记者还是忍不住随马祖朋友乘船出海碰碰运气。游艇驶出码头约一刻钟,岸上的灯火渐渐模糊,静谧的海面多了些“皱纹”,忽然有朋友尖叫:“快看、快看,‘蓝眼泪’!”只见船两侧的浪花发出耀眼的蓝光,船尾则拖曳着一条长长的光带,在海浪的拍打下,整个海面不断闪现荧光色的蓝点,犹如浩瀚的星空。

正当大家啧啧称奇之时,船头又传来一阵惊呼,原来游艇遭遇了鱼群,受到惊扰的鱼群被游艇追赶着高速往前游,而这些鱼儿又撞上了海水中的“夜光藻”,瞬间变得通体发亮,如蓝精灵一般。一时间,成千上万条蓝色的鱼,在航道两侧成群结队地闪烁着,形成了一条条蓝色彩带,不一会儿又四下散去,像绽放的蓝色烟花,美丽极了。

导游王春萍告诉记者,每年4到9月,马祖海面都会出现如冷光面板一样的蓝光,这一美景实为“夜光藻”的杰作,这种单细胞生物在夜间受到刺激时,会不断闪现蓝色的荧光,并随海浪浮动,将鱼群、海浪或沿岸海水“染”成片片蓝色,形成星空闪耀的奇景。马祖人给这一发光现象起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蓝眼泪”。

除了出海“追泪”(追逐“蓝眼泪”的风潮),在坑道内摇橹“追泪”,滋味也是妙不可言。自去年开始,北海坑道推出夜间“蓝眼泪”摇橹行程,游客在漆黑的坑道内,一边摇着木舟,一边观赏“蓝眼泪”。

记者摇着扁舟穿行于坑道间,手轻轻滑过水面,漆黑中泛起星星点点的蓝光,用桨拨动水面又激起一道道耀眼光芒,仿佛置身于星空。如果将海水捧在手心,手掌定会浮现美丽的“蓝眼泪”。

马祖北竿乡乡长陈如岚告诉记者,“蓝眼泪”被评选为“世界15大自然奇景”,被誉为“一生一定要看的美景”之一。

战地文化:历史和风情的穿越

与金门一样,战地文化也是马祖的一大特色。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密切,当年的战地已蜕变为观光胜地,昔日的军事设施也开发成观光景点,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马祖的坑道星罗棋布,最有名的当属北海坑道和八八坑道。位于南竿岛的北海坑道,是一个在花岗岩山体中凿出的井字形坑道,高18米,宽10米,全长740米,坑道内部可以停泊120艘小艇。沿水道绕行一周,全程约30分钟。倘若走累了,也可坐在木舟内摇橹滑行,聆听拍岸的涛声,体验别样的风情。水中倒影是坑道一绝,当水道上方的岩壁投射在水面后,形成另一座“坑道”,加深了坑道高度的错觉,相当壮观。

八八坑道,一个在福建家喻户晓的名字,它除了是享誉两岸的高粱酒品牌外,还是马祖一处坑道的名称。打开八八坑道的大门,就像是开启了一瓶窖藏的佳酿,酒香扑面而来。八八坑道全长200米,原为战车坑道,后因坑道冬暖夏凉,常年维持18摄氏度左右,被马祖酒厂接收后,改造为储酒库。

步入坑道,酒香愈加浓郁,原来两侧陈列的是陈年老酒,一排排老酒瓮,配上坑道内不时回响的水滴声,别具一番风味。“钻一次八八坑道、尝一口八八坑道,才能品出马祖好风情。”马祖酒厂董事长陈秀华说,坑道现已开放参观,游客可以通过饮品介绍、实物展示等方式,了解马祖酒厂的前世今生。

除了坑道,马祖留存下来的历史痕迹,还有遍布岛礁的炮台、碉堡、战车等,褪去了战争的外衣,如今这些旧建筑、老物件展现出独特的战地风光,成为马祖观光的金字招牌。本报记者刘深魁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