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榕城“后花园”礼赞
2016-04-28 14:17:51 林斯定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雅称“一片瓦”的方广岩,洞穴内建有五座楼宇,可容千人。青云山“红军洞”,为当年闽中游击队活动场所,它与官烈省委旧址纪念馆组成红色之旅。

北部戴帽山下的姬岩,省志记载为“开闽王”王审知之妻的安葬地。景区自然景观如同盆景,奇岩俏石被冠以仙床、仙被、仙灶、仙船、仙梯、仙库等。清代诗人黄景湛以“累累诸仙被,迭此长千古,假如蔽众生,免得霜雪苦”的诗句盛赞;今人林之配联并书“砍石成床贻百姓,迭被造景献游人”,可谓点睛之笔。明代进士黄文焕和他的曾孙、清代诗名天下的黄任,其石刻墨迹《鬟翠楼》《天门》清晰可见,增添了姬岩自然景观的人文色彩。

同为国家4A级景区的云顶景区,则将天池、峡谷和漂流集于一身。从低海拔的莒口景区“水世界”,来到1100多米高的天池,只见白云如絮恋着池边连片草原,池中三五成群彩鲤,绕着池底不时冒出的涌泉嬉戏,煞是好看。乘坐峡谷索道,从天而降,一落数百米至谷底,但见火山爆发留下的一块国内罕见巨石,连着十里长溪。

美丽的青云山,境内有九条溪流穿梭于峡谷之间,原生态林荫深处,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有不少古树名木,如百岁上下红豆杉、两三百岁的柳杉王、五六百岁的长苞铁杉,以及“植物活化石”刺桫椤等。青云山是永泰胜景之翘楚,有大小瀑布五六十处。其中,青龙峡谷中居然从一个上小下大的倒漏斗状岩窝里,悬下一条落差80多米的瀑布,状似青龙,蔚为壮观。

人称福建“九寨沟”的梧桐百漈沟,则似含羞少女,藏于密林深处,举眼“飞流重叠一沟连,百景丛生辉峡谷”,长年不息地合奏着动人心弦、令游客魂牵梦绕的迎宾曲。

在大洋镇高盖山下的旗杆村,为提升农家游内涵,近几年创办了三件引人注目的大事:重塑由四块巨石砌成高9.28米的全县首尊妈祖神像;邀请全县诗联书家上门采风,为乡村新人新貌吟诗挥毫400多首(幅),并出版了两册诗联书文集;由林明等大小企业家捐资近400万元,成立了利民公益基金会,为全县村级首开济困、敬老、助学的新风。亲眼所见所闻,无不令人由衷惊叹:“后花园”文物多、绿富美,“园丁”勤劳善良,心更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永泰地灵人杰,古今人才迭出,人文景观同样富有。南宋干道二至八年,永泰人肖国良、郑侨、黄定连续三次高中状元,在科举史上绝无仅有。为知古励今,樟城盖有“三元祠”与“联奎塔”。南宋淳熙十一年至绍定五年,江伯虎、张景忠、黄东权先后摘取状元桂冠,轰动一时。武术活动因而从未间断,永泰被确认为海内外20多个国家“虎掌拳”的发祥地,国家体委授予其全国首批“武术之乡”称号。

永泰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还有: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四劾揭发秦桧的黄龟年;因喜藏砚,砚底刻有自书并自号“十砚翁”的清代著名诗人黄任等。

让游人感兴趣的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永泰嵩口,其辖的月洲小村,仅在宋、明、清,就走出了41位进士,是闻名遐迩的“进士村”,文化积淀深厚。该村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祖地,现留下有祠堂、石像,建有纪念馆,成立有研究会。

始建于唐代的洑囗乡林氏宗祠金山堂,虽历经风雨,几番修葺,至今仍保留着唐时古建筑风格。堂中央悬挂着民国府主席林森所题《山高水长》竖匾,为八闽名祠。千米高山姬岩景区下的白云村,是清代知名诗人和自称“十砚老人”黄任和福州近郊“三代五尚书”林瀚后裔的故乡,古今名人和古迹众多,当今由白云籍企业家黄修涵办起了《白云人家博物馆》。其中保留完整的明代“林母墓碑”,由当地黄文焕等三位进士或题或书或刻的,保存完整无损,全县少见,具有考古价值。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4-27福州“五一”职工文化节开幕 活动持续至5月上旬
  • 2016-04-27福州新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力争十三五末增加值达150亿
  • 2016-04-26福州“五一”职工文化节活动启幕 多场活动亮相
  • 2016-04-25台湾歌手张宇福州献唱 雨中尽显“暖男”风范
  • 2016-04-25蔡国庆携《龙骧》来福州 以作家身份与读者见面
  • 2016-04-20福州 西岭互通连接线下月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