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宣贵彪在北京打工18年,买了房和车,上了户口,如今也有回乡发展的念头。他说:“每年春节回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味。” 在星村镇党委书记裴福海看来,宣贵彪口中的乡土味其实就是当地人气旺,而且乡风淳朴友善。 黄村不乏年轻人,18岁至40岁的年轻人就有900人,在原有村团支部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茶叶、旅游、种养殖三个团支部,这些年轻人组建志愿者队伍,为村里的斗茶赛、制茶师赛、茗茶品鉴会提供服务,开展清理河道、清扫道路、植树等活动,举办青年沙龙和青年电商、乡村导游员等培训,村里气氛活跃。 黄村有工会会员150人,其中茶叶工会有48名会员,自从周泽有担任茶叶工会主席后,有着23年制茶经验的他,茶季时每天晚饭后都会带上三五个技术好的工会会员一起去“巡厂”,免费指导茶农做茶。郑国是黄村的茶商,走过全国多地茶乡,他说,黄村这种独有的“巡厂”方式让人感受到当地乡亲守望相助的真情。也正因为村里有许多像周泽有这样的“巡厂”人,黄村茶农的制茶水平在武夷山是公认的,每年各种茶赛上,黄村茶师都能包揽三分之一的奖牌。 而女性的半边天作用,在黄村也是值得一提的。村里10个自然村都建立了妇女议事点,并设立了微信群。 “吴钟云家明天采茶需要人手烘干,你们谁有空去帮工?”5月14日,肖丽娟在“睦邻美女帮”微信群发出这样一条微信。肖丽娟是两个孩子的80后母亲,7年前嫁入睦邻小组,因不乏热心肠与新观念,被推选为妇女议事点组长。议事点就设在她家,每天到这里歇脚讨茶喝的女性不少,她家于是成了信息搜集、传播中心。看到肖丽娟发的微信,很快,翁桂顺和邱华就在群里应承下来。 女人们还利用微信互相帮助接送孩子、买菜、做农活。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你帮我助,增进了乡亲彼此间的感情,构成了黄村金不换的良风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