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非遗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保护“五古”文化资源 留住漳州味
2016-05-20 14:02:04 黄如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漳州在保护古厝、古桥、古街、古树和古牌坊上下功夫,让乡愁看得见,让文脉摸得着

  “五古丰登”,留住漳州味

  东南网5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张俊毅)“五一”小长假,位于漳州芗城区天宝镇的洪坑古村落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建于明末清初的洪坑村,格局完整、碧水环绕,一排排闽南古厝错落有致、构造精美,村内祖祠“世泽堂”、圆土楼“鸿湖乐居”和古乡规民约石碑“鸿湖社会禁牌”等历史文化遗存,让人们流连忘返。

  洪坑村,是漳州积极保护“五古”文化资源、努力延续历史文脉的一个案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素有“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之誉,至今仍较好地保持着闽南文化原生态。近年来,漳州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将生态与文化融入山水林田湖之间,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景观提升、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生态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等方面。特别是以“留住城市记忆”和“记住乡愁、根在漳州”为重点,对古厝、古桥、古街、古树、古牌坊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保护,并把它们概括为“五古丰登”。同时,漳州通过“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办法,在城乡建设中凸显“闽南风、漳州味”,并将闽南文化生态元素更多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在平和县,当地政府充分发动群众力量,通过项目争取资金适当给予经济补贴,引导世代生活在土楼里的群众自觉保护“永远的家园”,同时引进民间资本,适当旅游开发,让绳武楼、六成楼等土楼遗珠涅槃重生。

  在芗城区,漳州古城项目扎实推进,努力突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核心特色。位于古城核心区的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去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在龙文区,九十九湾“闽南水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该项目设置印象水乡博物馆、茶文化长廊等场所展示闽南文化,实现景区、园区、社区、商区四区共融,打造“漳州版清明上河图”。

  在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后坊村,全村作为景区来规划建设,通过面上整治、细节修饰、局部点缀,达到“少花钱、小整治、大变样”的效果,最大限度保留乡土气息、田园格调、农家风情和闽南文化。

  在龙海市东园镇东宝村,一座三进式郑氏祖厝,在村民众筹之下被改成乡愁馆,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方式展示清末迄今各时期的闽南味民俗物件。从去年3月开馆至今,已迎来数万名游客。村民郑和杰说:“村里保住古朴物件,就是留住村庄的根。来这里游玩的城里人,都羡慕我们。”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2-08平和建成漳州首个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 2015-12-03近日漳州市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七条措施出台
  • 2015-12-03漳州市六县(区)基本完成土地确权试点
  • 2015-12-03漳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扩大学习会
  • 2015-12-02漳州市政府每年200万元扶持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