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人物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许光园:村民心中的“四心”女支书
2016-06-14 15:53:58 项裕兴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许光园在帮村民采摘葡萄。

许光园感言:与时俱进跟党走,解决村民需求与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说起许光园,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村民们很是自豪。

2000年,许光园被推选为五一村妇代会主任,上任后先抓村里文体活动,同时也在寻找妇代会创收的机遇。2002年,她以妇代会的名义,带领全村妇女姐妹们承包村里的柑橘地。姐妹们白天活跃在果园和田间地头,晚上在简陋的文化活动中心唱歌、跳舞,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马灯队等文艺活动队;2005年,许光园将妇代会承包柑橘地所赚的10万元钱,通过村民投工投劳,建起了五一村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舞台和篮球场,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当时入党的愿望非常强烈,工作时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为了能早日加入党组织,我2000年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担任妇代会主任期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组织汇报,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许光园说,承包的柑橘树老化后,她又带领妇女先后办起了养鸡场、竹制品厂、服装加工厂,解决妇女就业问题,组建妇女互助队,帮助弱势群体或家庭。

2006年7月1日,对许光园来讲,是一生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她努力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那时,我骄傲,因为多年愿望终实现;我自豪,因为有了一个让村民们羡慕的党员身份;我任重而远,因为今后的工作是要更好地解决群众需求,为群众服务。”许光园说,她入党就是为了多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高调的话不敢说,但是实实在在地干事,这几年她都做到了,解决老百姓的需求一直是她做人和干事的风向标。

2009年,许光园被选为五一村党支部书记。从此,许光园肩上担起了双重重担,一头是带领村里的姐妹们继续干,另一头是怎么带领全村的党员干起来。

“要做好村里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群众喜爱和拥戴的党员,就必须以身作则,一碗水端平。”许光园说。在村民眼中,许光园身上始终有一种“热心、尽心、公心、爱心”的“四心”精神在闪光。

许光园刚上任村妇代会主任时,村里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她想出一个办法:带领全村妇女从村集体里承包了40亩橘园。经过精心管理几年后,扣除成本,从中得到了18万元纯利润,让妇女们有了充足的活动经费。而在担任村支书时,还是因为没钱,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要在村里开展工作举步维艰,村民收入主要靠简单的农作,人均收入还不足5000元。

“当时我想,既然我担任了村支书,一要把村集体经济抓起来,二要把群众的收入提高,实现民富村强。”许光园说,而面对如此薄弱基础,她首先要做的是集聚人心,凝聚力量,大干快干,干出一番事业。

一走上村支书岗位,许光园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访农家,反复琢磨、商量、分析。很快,她看准镇里出台的土地整治政策符合村里的实际,并联系上级的规划部门进行统一规划。

旧村改造,让村容美如画。2010年11月,五一村旧村旧宅整治正式启动,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了甲头和下黄坊两个拆迁安置点。“这些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很多是祖房,居住的人少,成了危房。”许光园说,可要拆除这些老房子,把旧宅基地重新恢复为耕地,谈何容易?有的村民说,祖房不能拆;有的村民说,建新房没钱;有的村民担心补偿、分配不均……

在党员干部们的带动下,村民们都一起动了起来。到2011年底,零星分布在田中的61栋旧宅全部顺利拆除,新增耕地123亩。同时,164户村民在两个拆迁安置点盖起了两户一宅砖混小洋楼,新房总建筑面积达49.6921万平方米。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村里获得的收入大部分反哺于新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补偿、补助村民。

如今的五一村形成了“一片连片田,两个新村点”的新布局,不仅村民生产生活方便了,村庄面貌也焕然一新。

“其实,村里人都想住新房,更希望村里干净整洁,关键是要公平公正,许书记就做到了这一点。”五一村村民许成兆说。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村里人都住上新房了,但连走路都带着小跑的许光园又开始为村民的收入绞尽脑汁。她入户调查、召开两委会,确定了五一村的发展思路:针对五一村甘乳岩风景区的优势,走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子。她鼓励村民搭建标准大棚,种植蔬菜、葡萄、提子等,又在村里开办了集食宿、观光等为一体的“乐农人家”,让外面来五一村旅游的人,除了可以游玩景区、采摘水果,还可在村里住下来修身养性。

在许光园的引领下,一个落后的村庄一跃成为永安闻名村,至目前,五一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多元。2012年,村党组织被永安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由于工作出色,许光园也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小河没水大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村民们的口袋有钱了,村集体有固定收入了,才不会辜负村民对我的信任。”许光园说。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5-19“唐代六瓣花口秘色瓷盘”公益拍卖将在北京举行
  • 2016-05-13公益微电影《我是你的眼》呼吁关注老年人健康
  • 2016-05-04龙岩莲东小学举办大型公益亲子活动
  • 2016-04-25“文明就在点滴间” 社会公益广告
  • 2016-06-14两岸关爱自闭症公益活动举办
  • 2016-04-1912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