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致富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连山村如何告别“黄连味”?
2016-06-21 14:52:24 林永龙 程枝文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村主任连贻伟说,远处就是千亩油茶山。

从永泰城关驱车到同安镇,是一段30多公里的盘山路,一路颠簸;从镇里再到连山村,10多公里的山路更是崎岖难行。记者在路上不禁猜测,村里是不是连机耕道都没有、或者根本无法通车?然而,车到村前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条宽5.5米的水泥路穿过村庄,路两旁的树木挺拔茂密。

“这条路2014年就通车了,有11公里长,耗资1300多万元。除了省市县的扶持资金,近400万元由村民集资。”连山村村主任连贻伟自豪地说,不仅如此,村里去年还投入8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一条数公里长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机耕道路。

依托能人闯富路

连山村,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所谓“连山”,一指耕地资源稀少,地处偏僻,山连着山;二指原名“黄连山”,以往生活苦如黄连。“过去,周边村的女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吓唬说‘以后把你嫁到黄连山去’。”连贻伟说,而今这个仅有百余户的小山村,户均财产数十万元,百万元以上的就有三四十户。

穷村变富村,靠的是两大法宝:致富“领头雁”和精准扶贫政策。

“领头雁”指的是檀积莲和连长顺。他们都是连山村村民,上世纪80年代,就到山西吕梁打拼,从事建筑业。后来,他们又涉足煤炭领域,业务从山西扩展到河北、山东等省份。

在他们的引领下,连山村及周边乡镇青壮年外出闯荡,最多时有3000多名永泰人在山西从事建筑业,连山村大部分家庭逐渐富了起来。

但留下来老弱病残的人怎么办?“郁郁葱葱的山林是村里的财富。”连长顺介绍说,连山村山多地少,2011年4月,他领衔创立永泰思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林业和林下经济,首批注册资金580万元由在外乡亲筹集,连山村“全民持股,全体分红”,没有资金的可以山林折价入股。不仅本村村民可以在公司做管理人员或打工,就连四川、贵州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61岁的村民连贻魁,2011年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已完全脱贫,年收入2万元以上。“我家原有4口人,老婆去世好几年了,大儿子已经成家,小儿子重疾在身多年。为照顾小儿子,我不能离家太远,过去一直在周边县市打工,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一年却所剩无几。前几年因积劳成疾,再也干不了重活。自从村里有了公司,我就回来上班了,一天8个小时能挣130元,干的也是锄草、施肥等轻活儿。”连贻魁说。

深挖资源壮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在连山村采访时给记者最深的感受。

“村里整合集体土地和村民折价入股的土地,共种植了油茶3000多亩,去年已实现产值52万元。但因油茶正处于生长初期,产油量小,效益还不算好,预计到2019年的盛产期,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包村干部、同安镇副镇长张仁江说。依托山地和森林资源丰富优势,连山村还种植名贵中药材金线莲300多亩,同时注册成立“连山思源”商标,提升品牌价值,去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的目标。

连贻勤今年58岁,是目前村里还没有脱贫的4户贫困户之一。虽然他身体不大好,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但如今对未来生活却信心满满。“我们家现在的收入有两块,一是林地入股每年的分红,二是帮忙种植管理金线莲,两块加起来一年也有近万元的收入。虽然目前还没有脱贫,但只要我坚持渡过这个难关,再培养孩子几年,等他们长大工作后,我们家生活就更有保障了。”连贻勤说。

连长顺介绍,下一步村里还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一座油茶加工厂;投入数百万元,翻修全村的老宅;配套综合旅游设施,深度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届时将连山村建设成为现代田园乡村,通过旅游产业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

连山村虽是一个仅有百余户的小山村,却有自己的建设规划。2012年,他们请来一家专业规划机构编制了村级建设规划,次年就通过了专家评审。如今,整个村庄按照规划正有序推进各方面建设:比如,通过修建饮水管道,家家户户用上安全的饮用水;房前屋后砌石护坡,进行地质灾害整治,确保了村民居住安全;修建新农村污水管理体系,完善地下排水系统,改变旧式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还安装了宽带、数字电视,筹建了村医疗保健中心等。

张仁江介绍,富起来的连山人纷纷回报桑梓,除了捐资整修村小学、修路之外,还集资72万元成立了连山村公益事业基金会,用于为全体村民缴交新农合,并为村里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补助金。“如今的连山村,成了周边村子羡慕的对象,女孩子争着要嫁连山人。”张仁江说。

阅读提示:永泰是我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该县同安镇连山村更是地处偏僻,耕地资源稀少,以往地瘠民贫。该村原名“黄连山”,村民们说,过去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昔日穷山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不断完善,许多家庭购置了小轿车,户均财产数十万元。连山村是如何告别了“黄连味”?记者16日来到连山村,探访这个小山村的脱贫故事。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6-06永泰乡村茉莉花开 游客到田间参与采花制作花环
  • 2016-06-01永泰:“两学一做”助推乡镇换届选举
  • 2016-04-09永泰“养兔能手”进村送“致富经”共走致富路
  • 2016-02-18永泰县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 生态乡镇比率达90.5%
  • 2016-03-042016年福州市“三下乡”活动在永泰县嵩口镇启动
  • 2016-05-20永泰推进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