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扶贫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群众要脱困,先要有其屋
2016-08-30 09:02:22 黄建团 罗奇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郭德志(左二)在调研。

东南网8月30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 薛希惠 庄严 通讯员 黄建团 罗奇伟)8月25日上午9时,天气晴朗。平和县委书记郭德志一行来到五寨乡埔坪村。整洁的路面,林立的新房,处处让人感觉到蓬勃向上的力量。村道弯处,村民林素贞看到书记一行来到家门,赶紧拄着拐杖,笑脸相迎。

林素贞今年65岁,一家三口,她和儿子残疾,全家靠丈夫林加额打工为生,一家人原先居住在一间狭小破败的土坯房中,四处透风,冬天寒冷,夏日酷热,雨天湿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的日子每天都是熬过来的。”谈到老房子,林素贞十分感慨,一遇风雨就得搬家,去年6月,房屋倒塌了,只好寄住亲戚家,连亲戚都连累了。被确认为无房户后,今年3月6日,政府利用林家的自留地,并协调邻居周边的闲地,投资5.1万元,帮助建起了42平方米的新居,里外粉刷一新,厨卫、门窗、床铺都配备齐全,一家人拎包入住。

“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能住上新房。”林素贞笑了,而她的丈夫在乡镇干部的帮助下,找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生活多了一层保障。

记者看到不远处一座单排两层闽南特色的砖瓦房,这里住着林江溪、林南章两户人家。乡镇干部介绍说:“我们因户施策,帮助这两户人家修缮房屋,并配套建设厨卫等附属房。”记者看到项目牌上,清楚地写着这一排房屋由谁负责,施工方是谁,还写着总花费2万多元。

走进绿树成荫的霞寨镇团结村,正赶上居住在幸福园中的五保户老人在吃饭,热腾腾的米饭,飘香的猪肉,老人们笑颜如花。70岁的老人卢敏慎对郭德志说,住上新房后,身体越来越好了!

团结村位于平和霞寨镇东南部,该村有6个自然村,总人口2980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其中无房户4户、特困危房户1户,均为五保户对象。经镇村工作人员向5户对象征求同意后,决定将他们集中安置于团结村幸福园。宽阔的广场边直立着一幢崭新的小楼,这就是幸福园。一楼有饭厅,配有一人一灶一个贮物箱,二楼一人一居室,床、柜等配套齐全。记者在幸福园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看到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品着工夫茶。

团结村幸福园推行住不离村、集中供养、自我管理、互帮互助,并聘请了专门的管理员进行护理,既解决了他们的“有其屋”,又解决了他们的“有其养”。幸福园就在广场边,配有体育健身设备,晚上村民们就在这里跳广场舞,很是热闹。边上还留着一块自留地,可以种菜。

郭德志说,平和县推广团结村幸福园供养五保户模式,对无法通过扶贫开发措施实现脱贫的人口,将其全部纳入低保给予兜底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动态跟踪核查,加大关爱力度。

“群众要脱困,先要有其屋。”郭德志说,扶贫攻坚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有其屋”解决了住房问题,也夯实了扶贫攻坚基础,今后扶贫的重点就是用好用活用足上级扶贫开发政策,对有劳力和无劳力的贫困户,因户施策,积极培育“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富民产业。同时,以扩大就业为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一户一就业”工程,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着力形成乡有主导产业、村有富民项目、户有增收门路的扶贫长效机制。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8-19[党建政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和”的境界
  • 2016-08-18[党建政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和”的境界
  • 2016-08-18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和”的境界
  • 2016-06-01平和土楼:“遗珠”之美待君赏
  • 2016-04-21平和县组织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植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