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人物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不恋都市繁华,誓当新型农民
2017-01-18 14:56: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卢丽娟) 2008年,一个在都市工作了近10年的年轻人,毅然回到了其生长的家乡——长泰县岩溪镇湖珠村。他回来找寻他人生中的事业“第二春”,他就是返乡创业青年洪百中。

去年,洪百中获得了“2016年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尝试生态养兔

以赤子之心开垦创业道路

“刚回来的时候看到村里很多人养猪,效益也很不错,有点动心。”洪百中说,但看到村里一些乡亲搭棚养猪,猪的粪便得不到及时处理,脏水乱排,各种蝇、虫到处飞,以污染为代价的养殖绝不是他的目标。他决定,要开垦一条既能赚钱又不会污染环境甚至可以对环境美化有所贡献的创业之路。

养殖家兔的决定,源于一次偶然。几经走访,洪百中来到南平市绿洲兔业有限公司,大马山养兔基地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兔舍让洪百中激动不已,这不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养殖和生态两全其美的模式吗?

购草种、种牧草、引进兔种。每年5月份种植高优草,9月份成熟后翻种黑麦草。几百只兔子,每只兔子一天需要一斤多的牧草,洪百中每天需要割几百斤牧草,经常累到直不起腰。辛苦付出终有回报,第一批兔子出笼的时候,洪百中默默算了一笔账,获利颇为可观。

2011年,洪百中成立了长泰县洪家养兔技术有限公司,这位“兔八哥”的养兔事业逐渐走上了“快车道”。养殖场内包含了2000多个笼位、种兔300多只、肉兔存栏300多只,年供应肉兔上万只,带动周边30多名农户进行生态养兔。

涉足林下种植

致力生态体系建设

养兔事业上了轨道,洪百中开始琢磨起了种植业。

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野生金线莲生长在人迹罕至、处于原始生态的深山老林内,需要特殊的大自然循环气候,以及阳光雨露的巧妙结合。由于金线莲在自然界的蕴藏量十分稀少,1990年,福建省将其列为濒危药用植物。

大家都知道,野生金线莲不好养,可洪百中偏要试一试。

洪百中与技术人员多次到原始森林深处,采集野生金线莲进行研究培育;重视金线莲种苗培育技术要求,摸索形成一套严格的培育规范;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改进金线莲的组培技术和林下野生栽培技术。

几年来,他先后投入近百万元,建成了一个可容纳5万多组培瓶苗的恒温恒湿光照培育室、年可产金线莲组培苗20万瓶的无菌操作室,以及用于鱼菜共生肥水有机循环的6亩鱼塘和用于林下种植中草药的10亩荔枝园等新型生态体系。

绿色循环系统

给顾客健康的农产品

家乡湖珠村山青林绿,生态环境优良,洪百中又萌生了在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之间搭建桥梁的想法。通过CSA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模式把农场的绿色产品与终端消费者链接起来,以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来获得业界认可。

洪百中成立金仑家庭农场,投入了50多万元用于拓展生态农场体验观光、休闲垂钓及鱼菜共生系统,打造菜园里的厨房、鱼与金线莲共生、阳台式菜园以及生态菜园餐厅等颇具特色的生态体系。

洪百中把鱼塘、菜园和厨房餐厅组合起来,形成了鱼菜、鱼与金线莲等中草药、种植与烹饪制作为一体的绿色循环系统,把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直接送到顾客的餐桌上。

菜和鱼是农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雨水被收集过滤,泵入水箱养殖淡水鱼,带有鱼粪的池水接着被引来灌溉蔬菜,之后的废水净化后再用来养鱼。洪百中说,地球上70%的淡水用于农业,产生17%—35%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85%的鱼类被过度捕捞。鱼菜共生养殖同传统养殖场相比,可减少90%的用水。

2015年,金仑家庭农场被漳州市农业局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借力互联网线上线下交易的互相结合,金仑家庭农场的产品远销辽宁、上海、安徽、广东等地,深受顾客青睐,农场年产值100多万元。

洪百中通过创业,带动了周边乡镇100多户农民开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农户年净增收3000多元。

下一步,洪百中致力于将自己的农场打造成为新一代返乡青年参与农业创业的示范基地,带领更多的新型农民共同开拓,共圆“创业梦”。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