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人物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泥水匠巧养“生态鸡”
2017-02-09 10:15: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9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赖全平)宁化县淮土镇田背村的张巫金,原本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如今转行生态养鸡,拥有占地400亩的养殖基地,每天守着3000多只土鸡,成为名副其实的“养鸡大王”,还带动周边村民一同致富。

转行学养鸡,公鸡戴“眼镜”

张巫金今年46岁,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肯吃苦,从22岁开始在建筑工地干活,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泥水匠,虽然辛苦,收入却不少。

20多年的艰辛打拼,张巫金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越来越感觉在建筑工地干活有些体力不支。2015年春节,朋友张龙海邀请张巫金到县城一家饭馆聚餐,无意中谈起几个养鸡致富的创业青年,大家认为养土鸡投资小、见效快,肯定能赚钱。经过市场调查,张巫金发现当地市场土鸡确实很受欢迎。“土鸡个子小、肉质好,营养价值高,抗病能力强,非常适合散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巫金投资20万元,积极筹建田背村养鸡场。他将养鸡场选在离家近的自留山上,将村民的一栋闲置房改建成鸡舍。

2015年7月,张巫金从江西宁都购进东乡麻土鸡苗3000多只,由于没有经验、技术,育苗期就有大批鸡苗死亡,成活率只有60%。在厂家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保温、育雏、饲养、防疫等关键技术。一个月后,面对1000多只小公鸡的阉割问题,张巫金束手无策,只好花高薪将外地师傅请进鸡场。师傅在鸡场阉割了三天时间,他在旁边边看边记,有空时也上手试试。当师傅打道回府时,他也算出师了,基本上掌握了阉割技术。

张巫金的养鸡场是一片空旷的油茶林,鸡漫山遍野跑,在树上栖息,在草丛里做窝。他和妻子张伙荣每天轮流管理养鸡场,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给鸡喂料、加水、收蛋等,傍晚还要进场查看鸡进窝情况,防止山上的野兽祸害。

公鸡好斗,有时打得两败俱伤,张巫金给它们戴上“眼镜”,让公鸡不能正常平视,只能斜视和向下看。戴上“眼镜”的公鸡不再打斗,只找吃,长得快。

为了真正养出绿色生态鸡,张巫金从不喂人工饲料。鸡吃玉米、稻谷、白菜、萝卜、南瓜及山上的嫩草,不带任何人工激素和添加剂,有时候他还会到山上给鸡寻虫。无须引水上山,鸡舍后面的石岩里常年渗出一股泉水,岩下形成一个小水潭,既保障了养鸡场优质供水,也为他节省了一笔开支。

热销“生态鸡”,助农养鸡致富

从泥水匠变身“养鸡大王”,对于张巫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经常拜访附近的养鸡户,向他们学习和取经,精心饲养。尽管他很快地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但有些问题还是猝不及防。

2015年10月,张巫金从莆田新进600只刚出壳的鸡苗,因鸡苗染有疫情却没发现,三天后鸡苗成批死亡,一个星期损失了1000多元。“损失不算太大,就当花钱买教训吧。”张巫金坦言,后来他尝试过自行孵育鸡苗,由于种源、技术等方面掌握不好,只好作罢。

为了打开销路,张巫金隔三岔五开车载着“生态鸡”到周边农贸市场和餐馆推销。他的鸡价相对贵些,不少人抱着试吃的心态买回去,感觉味道不错后又多次购买,他的回头客也多了起来。公鸡、阉鸡、蛋鸡……他养的土鸡不愁卖,年产值上百万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富了不忘众乡亲。尝到养鸡甜头的张巫金乐于为村民无偿提供鸡雏、种鸡,先后扶持了6户贫困户走上养鸡路,既教他们养殖技术,也尽力提供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