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扶贫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四川广安隘口村“第一书记”向常中唱好“教育扶贫经”
2017-02-21 10:45: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图为“背包书记”向常中在群众家“踩门槛”了解村情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0日讯(记者 陈淋)向常中是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省教育厅主任科员。2016年10月,他受组织选派担任省级贫困村——广安市武胜县白坪乡隘口村的“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深怀着对土地的热爱,为了父老乡亲的“隘口梦”,向常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关爱乡亲扶贫解困、发展产业致富增收、引导群众感恩自强,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自主奔康的特色发展之路。

怀真心 暖民心——用心关心人更能鼓舞人

“山连山,山套山,套出一个隘口山”。隘口村位于武胜县白坪乡东部,由于交通薄弱、信息闭塞,加之缺产业、缺技术,这里经济发展十分滞后,基础建设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社会文体活动几乎为零。摆脱贫困的窘迫,走出致富的路子,成为每一位村民的隘口梦。

向常中是隘口村的第6位“第一书记”。由于工作或个人原因,此前的“第一书记”任职时间都不长,在村上甚至连一个正式的办公地点都没有,而是租借闲置的村小当作活动室。得知同事帮忙打听来的村子情况,向常中没有犹豫,抓起一个背包、一个记事本,再带点简单的生活用品,就奔到了隘口村。

初到村时,当地老百姓以为他也是来“镀镀金”的。但与村民交谈时,向常中看到了贫困,也看到了这片土地深藏的潜力,更看到了群众眼神中满满的对脱贫致富的渴望。他坚定地对乡亲们说:“隘口不富,我不走!”很快,他在村上清理了一个杂物间,用几个木板就地搭起一个“床”,再找来小学废弃的书桌当作办公桌……向常中就这样当起了“背包书记”。

搞好农村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摸清村情。到村第二天,向常中就挎着背包到群众家中“踩门槛”。六社的贫困户赵子云家里养了30多只土鸡,平时靠卖鸡蛋维持生计。赵子云怯怯地告诉向常中,由于连天下雨,鸡蛋卖不出去。看到赵子云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吹动,向常中不由得想起农村家中的母亲,心中更感忐忑焦灼。情急之下,他想起在广安搞餐饮的同学,便马上电话联系,将鸡蛋销路敲定,并达成了土鸡和土鸡蛋保护价的认购意向。

在走访村民过程中,向常中还发现,一些贫困户穷得真是“家徒四壁”:没有像样的床和棉被,衣衫褴褛,一些小孩大冬天甚至还打着赤脚。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边向厅领导请求支援,一边在微信上组织捐赠过冬棉衣棉被。他所发布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引起强烈反响,捐赠信息被爱心接力转发了200多次。同时,通过厅里的组织、朋友的捐赠,共收到各类衣物、棉被8000多件,价值1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隘口村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问题。

图为向常中带贺晶晶及其祖父启程到华西医院前,三人在村委会门前留影

10岁的贺晶晶(化名)是个聋哑女孩,她还在襁褓中时意外摔倒,导致聋哑。因为孩子残疾、家庭贫困,小晶晶的父母离家出走多年,她由同是贫困户的祖父贺茂清监护。向常中得知这一情况,便向身为医生的妻子求助。经过多方寻求,他终于为小晶晶终于打听到,华西医院有一个针对后天致聋的人工耳蜗植入项目,而且,妻子师妹的一位导师正是参与该项目的耳鼻喉科医生。如果手术成功,小晶晶就能够听到声音、开口说话,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读书写字,上学成才。贺茂清得知此事,重新燃起了救治小孙女的希望。向常中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希望,还挎起已经磨损的背包,带着贺茂清和小晶晶奔赴成都,登门拜访这位耳鼻喉科的医学导师,希望为小晶晶实施耳蜗植入手术。可惜此时,医院该项项目已经结束。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但向常中没有灰心,而是一次次守在这位医生的门口,诚恳地求助。医生深受感动,终于答应先帮小晶晶进行前期听力筛查和手术条件评估,并表示,一旦有项目名额,就优先给她做手术。

冬去春来,“背包书记”穿梭在田间地头,哪家乡亲反映困难,他就往哪家去。这可不是“镀镀金”,而是为村民奔走得满身灰土了。隘口村的群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16年12月,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隘口村正式摘下了贫困帽。2017年鸡年春节前夕,村上筹备脱贫奔康文艺汇演活动时,村民自发来会场帮忙,有的挂灯笼,有的搭舞台。贫困户王德付还主动要求上台,演唱自编的《隘口感恩歌》,用歌声表达贫困群众的感恩之情。

“背包书记”的工作终于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向常中激动地登台“献丑”,大跳广场舞。台下的观众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大声喝彩……

群众也是可亲可爱的,也是朴实朴素的。他们关心的就是与生活相关的息息小事。但微芥小事,俱关民生。向常中始终饱含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把困难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的第一位,怀着真心温暖民心,努力把工作做到了最深、最实、最细,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困难群众心中,也让群众把对干部的信任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浓浓感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