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致富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蔬菜配送员,送去你的“私人定制”
2017-03-16 09:10: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配送时,陈锦峰要将蔬菜用保温包装好。

“菜鲜鲜”北洋蔬菜种植基地

东南网3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颜凑 文/图)

3月6日上午5点,“菜鲜鲜”的蔬菜配送员陈锦峰开上小面包车,从宁德市蕉城老城区的家中准时出发。他要在五点半前赶到蕉城区洋中镇北洋村的种植基地。

当天,和他一道前往的还有公司老板陈静斌,除了检查基地的情况,陈静斌还想再看看配送路线是否可以再优化,听听客户的反馈。

“这个行业新,现在也没什么人做,前景肯定好。”一路上,42岁的陈锦峰告诉记者,运营“菜鲜鲜”的宁德市新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1月,专门为城区会员配送绿色无公害蔬菜,他是第一个来公司当配送员的。日常,配送人员有2人,一般花一个上午跑遍市区,老板陈静斌也常常帮忙,“我们凌晨起床时天还是黑的,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也渐渐习惯了”。

大约五点半,北洋基地到了。一下车,只见一片一望无际的白色钢架大棚,高足足两米多。“我们北洋基地有162亩,设施齐全,现在每天出货约300公斤蔬菜,供应给城区家庭用户。”陈静斌说。

此时,基地采摘人员已经把当天的蔬菜都采摘好了。采摘人员一般是附近的村民,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劳作,并把采好的蔬菜整理成“半毛菜”标准。

“所谓半毛菜,就是采摘后经过初步处理,无土无烂叶无根,客户拿到手后,用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下锅炒了。”说起自家基地的菜,陈静斌非常自豪,“我们只提供当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北洋村的溪水纯净,土壤肥沃,无重金属残留;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种植全过程都由农业部门指导监督、由质监部门定期抽检,而且都是当天采摘即时配送,保证新鲜不泡水”。

基地共有20多个蔬菜品种,每天选择6种进行配送。当天,配送的是土豆、包菜、茼蒿、菠菜、广东菜心和芥菜。陈锦峰搬来一堆绿色的保温包,按照标签的要求,往里面装蔬菜。这些保温包,长40厘米、高25厘米、宽35厘米,外面是蓝色的牛津布,中间一层保温棉,内衬是铝箔纸,配送时可与外界温度隔离,以保证蔬菜的新鲜。

“按照客户的需求,每袋包装2.5-4公斤蔬菜,2.5公斤装的能配4个以上品种,4公斤装的能配到6种蔬菜,科学合理进行搭配。”菜装进保温包,陈锦峰在封口贴上标签,标签上写上客户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7点半,蔬菜装车完成,开始配送。大约8点,面包车在宁德市区单石碑附近停下,第一户顾客家到了。

天下着小雨,陈锦峰下车,打开车厢门,特别小心地搬出一个保温包,送到门卫处,并换回前一天的空包装。“新鲜的无公害蔬菜特别脆嫩,搬运时如果不够小心,把菜折断了,容易烂掉。”他说,“其实难的还是在基地的分装程序,送货就相对简单了,一般都送到门卫就可以。怕的,一个是下雨,因为时间赶,要在顾客做午饭前把菜配送完,搬货的时候没法打伞,穿雨衣又浪费时间,只能淋着雨。另一个,是配送给住在无电梯楼房的老人,就得爬楼梯送到客户家中。”

面包车开到后岗的京都路,此时,订单客户章琼正在楼下等。

趁着陈锦峰搬货的空当,记者和章琼聊了起来。她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希望家里人吃得更健康一些,之前一直在找绿色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渠道,上个月看到媒体报道,就加入了“宁德菜鲜鲜”微信群。她和妹妹合起来订一份,预存200元,就可以成为会员,每周可以享受免费配送两次。

“一个月有20多种菜轮换着送,每公斤菜价固定10元。这段时间,市场上竹笋每公斤16元多,山药每公斤14元左右,但‘菜鲜鲜’配送的竹笋和山药还是10元,感觉赚了。”她说,“菜鲜鲜”还经常配送些基地试种的新产品,比如紫色甘蓝、紫红花菜等,市面上很难见到,“2月14日情人节那天,给我配送了一颗宝塔花菜,我特别惊喜,就像收到了情人节礼物。配送员告诉我,这是新试验的专供香港的蔬菜品种,30港币一颗”。

从后岗到蕉城路,再拐到东侨开发区。11点半,300公斤蔬菜终于全部配送完毕。回到位于闽东东路附近的门市部,陈静斌和陈锦峰已经有些疲惫。

“绿色无公害蔬菜配送,在宁德属于新行业。之前有几家公司做过,但都没有成功。”陈静斌说,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个性化服务够不够到位。

目前“菜鲜鲜”正式运营仅仅两个多月,开发了手机APP,建立了会员微信群,会员数已增至约300人。现公司共有配送人员2人,负责全城区的配送,另有5个采摘工人。有了新媒体手段,就能更加快捷地收到客户的反馈,但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是一大考验。

“每个家庭的需求不尽相同,不爱吃的菜要求不配送,喜欢吃的要求多送,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得更加细致。”陈静斌说,因此产品分装时,要细致到在保温包上分别备注“不吃芥菜”“不吃包菜”“多绿叶菜”“多根茎菜”等标注,之后再分装常规保温包。这样做,虽然人工成本较高,但也正是“菜鲜鲜”的竞争力所在。

“目前,我们还是处于成本维持阶段。因为我们不进行同一品种的规模化种植,而是一块地种几十种菜,成本相对较高。此外,‘菜鲜鲜’的蔬菜配送人员月工资约5000元,采摘工人均月收入三四千元。但随着会员数量不断增加,成本会不断摊薄。”陈静斌说。

目前,“菜鲜鲜”位于北洋村近1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正在建设当中,根据近两个月的客户增长情况,前景非常明朗。陈静斌说,随着市民对绿色健康产品要求越来越高,“菜鲜鲜”的发展活力也会越来越强。接下来,他计划在基地增加蔬菜种类,同时在手机APP上增加选择每日蔬菜品种和搭配比例的功能,真正实现蔬菜的“私人定制”。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