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助村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官岭村的产业寻“特”之路
2017-04-05 08:58: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官先生”花生走红

官岭村发展特色产业,从中草药种植尝到了甜头,也体会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中草药种植,不一定能惠及大多数村民,还需要找一个可以让更多村民增收的产业。”林强说。

以往,官岭村人除了种植茶叶和毛竹,各家各户多多少少也种些花生。官岭气候适合种植花生,花生品质、口感都很好。而且,赤溪花生在闽东地区名气大,官岭也属于赤溪,有品牌优势。

“2015年,我带着一袋花生去宁德、福州,请很多人品尝,反馈都说口感非常好。”林强说,当年,村里开始鼓励村民种植花生,由村委干部走出赤溪镇,到宁德、福州等地寻找客户,帮助销售花生。但官岭村土地有限,平均一户只能种植一两亩,全村一年花生产量只有几吨,且无大块平整土地,规模化种植难以实现。

既然产量有限,那就在附加值上动脑筋,提高其价格。2015年,官岭花生价格仅为12元至13元每斤,与外地普通花生价格差不多。可是,价格如何提高?

林强找来上海的乡贤,又与本村的年轻人商量,决定为官岭花生取名“官先生”,进行品牌化运营。

一方面,官岭村成立了官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生专业种植合作社,对生产销售进行企业化运营和专业化管理。借助在上海的乡贤,官岭村把“官先生”水煮花生销售到大城市。

另一方面,对官岭花生重新进行包装设计,“官先生”时尚包装和标示从赤溪花生中脱颖而出。村里还投入一万多元,在宁德市公共汽车投放led广告,并进驻当地媒体的在线商城,进行线上销售。

“经过一整年的打品牌,‘官先生’在宁德红火起来,福州也有不少朋友来找我们,订购花生。”林强介绍,2016年,官岭花生的价格达到一斤28元,是2015年的两倍还多。 农户平均每亩增收超过3000元。去年年底,官岭村人均纯收入增至9000元。

乡村旅游,交通瓶颈待解

官岭村还有一“特”,那就是官岭村既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革命老区村。结合中草药和花生两大特色产业,官岭村发展乡村旅游可避免雷同,走出自己的另一特色。

2015年初,官岭村请来武夷学院旅游分院的专家团队,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规划。

“官岭村村落布局是八卦形,极具特色,而且拥有良好的教育传统和革命传统。当地先祖注重耕读传家,清朝时期出过不少秀才、举人、进士;1934年,村里有许多先辈加入闽东独立师,为村庄留下不少红色记忆。”林强说,这些文化遗产,都要好好传承和挖掘。

林强利用派出单位是文化部门的优势,2015年,为官岭村拍摄了革命历史文化宣传片;去年,又建设了官岭村村史馆,搜集历史遗迹、资料,并将100多名先贤、先烈列入馆中。

发展产业和旅游,困扰官岭村的,依然是交通问题。

“村里正在新修一条通往福安溪潭镇吉坑村的公路。目前,官岭至福安、蕉城交界处道路即将建设完毕,可另一段福安溪潭段却迟迟未能开工。”林强说,“项目于2014年10月开始运作,这条线路对官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举例来说,同样的金观音茶青,运送到福安上白石,一斤可卖一元多,运到赤溪镇一斤只能卖六七毛”。工程去年10月开工的,是4.5米宽的四级道路,投入近210万元,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交通厅、省财政厅、宁德市、蕉城区等共同出资。目前蕉城段3.1公里几乎水泥硬化将结束,即将进入护栏和边沟施工。

“当初是官岭和吉坑村共同提出修建这条路。但福安溪潭镇的约1公里路段迟迟未能开工建设,而蕉城这段路,虽提前完工却成为断头路,无法发挥作用。”林强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帮助协调,尽快让道路全线贯通。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