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软弱涣散”,强化党员管理 王家淦积极发挥牵头引领作用,组织村两委和党员代表先后到将乐县万安镇、朱口镇梅林村等有突出成就的先进村学习考察,从中找到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到红色教育教学基地——龙岩市古田会议旧址参观,感受红色文化;邀请部队首长及县委组织部领导为党员上党课、讲党规,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2015年村两委换届,原两委班子成员全部获得连任,选举中,没有出现任何违规、举报或上访行为。通过班子建设,2014年度,村务工作被大田乡评为“全面工作”二等奖;2015年度,村务工作被大田乡评为“全面工作”一等奖;2015年度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靶向施策,“造血”脱贫有依托 王家淦协同音山村共同争取筹措资金450万元,在音山村流转土地150亩,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6个省派村+1个项目村”的观光产业园,该项目每年为村财增收5万元,实现村财收入由“供血”向“造血”转变。2015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袁文先常务副会长亲临产业园指导,对产业园合作模式,提高村财增收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9月29日,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在三明市呈报的《三明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大实招”》上就泰宁县省派驻点村多村捆绑以及三明市其他发展村集体经济做法作出批示:“前些天我去了三明市的几个县,他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而且效果都很好。对这些破解难题的实招,我们要注意总结研究,必要时可召开现场会,让大家都来学习思考,探索创新”。 创新举措,脱贫增收有方法 省旅游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调研并协调福建省知名旅游企业集资成立扶贫合作社——泰宁县众力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抱团产业经营模式实现脱贫增收。合作社一期流转土地42亩,村无偿划拨自有林地90亩计划用于种植果树等经济物种。2016年,大田村党支部借力“春风工程”,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流转土地68亩良田,用于二期建设。目前,合作社共有养鸭基地、养鱼基地、黄桃基地、制种基地4个生产基地投入运营。预计到2016年底,村财可增收3万余元,贫困户户均分红3000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