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科技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福建茶树种业创新助力美丽茶乡建设
2017-05-07 20:10: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图二:专家在彩色茶树试验园工作

科学文化助力美丽茶乡建设

十年树木,培育杂交茶树良种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从杂交选择、品种比较、区域试验、示范推广,通常需要20多年时间。杂交选育,需要对杂交后的成千上万个株系,进行植物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系统观察,开展植物生理、分子基理等研究,进行杂交后代单株制茶试验。可以说,育种无捷径,但专家们说,创新无止境。

今年5月5日,在社口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领导认真研讨茶树良种培育、绿色防控、自动加工等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国家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中国农科院茶叶所育种专家来访,探讨利用特异色泽茶树,开展茶园彩绘试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0位驻宁德市扶贫的专家,也到茶叶所,探讨贫困村推广茶叶全程机械化栽培新模式。

专家介绍,研究所培育出叶身嫩黄的“金鸡冠”等一批茶树良种,丰产性好,氨基酸含量高,已在福建霞浦、武夷山,浙江龙泉市,贵州惠水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还让茶山披上了“黄金甲”,为美丽茶乡建设,增添一道靓现丽风景线。

研究所内,紫滕绕亭,茶山叠翠。始建于1935年灰砖瓦房,茶圣陆羽塑像,中式硫璃瓦屋顶的试验室,铺建黑色柏油的道路,利用50年代建筑,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茶叶自动化加工流水线……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新交相辉映。

据了解,研究所正与地方旅游部门,会同相邻的功夫红茶历史名村——坦洋村,联合申报国家茶庄园旅游项目,发挥科技创新、种业文化的旅游功能,促进“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与“求实、协作、创新、奉献”科研文化深度融合,以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