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致富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提质增效
2017-06-07 09:16:33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从农业部获悉,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狠抓春管春播稳生产,强化服务指导优结构,加强监测管理保安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效益,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种植业生产形势良好,鲜活农产品生产稳定。春播已结束,夏粮开始大面积收获。目前,全国小麦收获过半,进度同比略快。同时,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农机保障、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特别是指导东北四省区科学抗旱抢播保苗,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目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陆续出苗,水稻长势总体较好。养殖业总体稳定,生猪产能逐步恢复,草食畜牧业稳健发展,鸡蛋供给充足,渔业养护力度加大。

农业结构稳中调优,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种植业结构调优,呈现“口粮稳、玉米减、大豆增、紧缺优质品扩”的态势。据悉,稻谷小麦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左右,“镰刀弯”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减少1000多万亩,有市场缺口的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和优质饲草等作物面积有所增加,绿色生态的稻田综合种养增加200万亩。养殖业生产布局调优,南方水网地区养殖强度明显下降,生猪养殖加快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奶牛分散小型养殖场(户)加快退出,规模养殖比重超过50%。渔业养捕比调整为78∶22,捕捞占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农产品品质结构调优,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57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生力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家庭农场超过87.7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8.8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6.1%,范围扩展到农林牧渔各行业、产加销消各领域,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41.7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3万家,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带动畜禽饲养量占全国的2/3以上;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1400万,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目前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超过30%。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9.4亿亩。

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运行良好,实现稳中提质、稳中增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农产品线上销售势头良好,农村网商达到800多万家,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农村创业创新,目前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到700多万人。

农业投资快速增长,部分产品贸易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投资热情高涨,尤其是东北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5.7%,已摆脱负增长局面、向好趋势不断巩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使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进口量大幅减少;农业部全面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消费者信心明显提振,奶粉进口步伐放缓。据悉,1-4月玉米进口同比减少82.8%,出口7440吨,增加6.8倍;奶粉进口同比增长3.6%,较去年回落16.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增速重回“两个高于”,贫困地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80元,同比实际增长7.2%,分别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增速0.9和0.3个百分点,重回“两个高于”。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电商扶贫等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记者王艳)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