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分好“蛋糕”更要做大“蛋糕” ![]() 昙石村村民拿到了股权证,既参与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又坐享分红。 农村集体资产,顾名思义,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有。但是,由于一些地方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成员的集体收益分配权缺乏保障等问题并不少见。农民是集体资产的主人,却名不副实,享受不到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各种利益。同时,由于所有权的主体含糊,集体资产的行使主体变成一种没有委托人的“代理人”,成为一些乡村势力觊觎的“唐僧肉”,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流失或被侵占的危险大大增加。 此外,直面市场经济大潮,走分家到户的老路行不通,改革不能改小了、改弱了,规模小了将会严重制约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盘活集体资产,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难点就是突破点。两年前,全国选取29个改革试点单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闽侯14个试点村由此展开了一场改革,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 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就是分好“蛋糕”,还权于民,厘清产权边界,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确保农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又享受改革红利,在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上都有获得感。如此,闽侯试点村的农民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归属一目了然。 如何做大“蛋糕”,做大集体资产,关乎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关乎增加农民收入。从目前看,城乡二元化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正在逐渐加大。作为农民收入四个方面之一,财产性收入一直裹足不前。赋能,即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收益、抵押、担保等权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农村生产要素在城乡市场中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激活发展新活力。这一点,闽侯昙石、岐安等试点村效果都很明显。 既分好“蛋糕”,又做大“蛋糕”,这种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体现集体优越性,调动个人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此,中央将此项改革与30多年前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相提并论,后者是解决温饱问题,前者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二者都是农村管长远、管根本的深刻的制度创新。闽侯正在继续探索,为这场由点及面的改革贡献地方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