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成的梧侣商业城里人气旺盛。 何东方 摄 ![]() 梧侣文化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何东方 摄 东南网6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通讯员 杨心亮)连片的店铺占领了主要街道,商铺前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宽阔干净的马路贯穿园区四通八达,串联起一幢幢标准的厂房和居民整齐的楼房;配套完善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梧侣学校里,“外来娃”和“本地娃”一起汲取知识,快乐成长…… 这里是同安工业集中区内的梧侣社区,也是传奇色彩浓厚的“同安第一村”。 从前的梧侣可不是现在的样子:2005年以前,这里是“山穷水尽”的落后村庄,全村90%是沙坡地,没有灌溉水源,村民住着土坯瓦房,靠天吃饭。坊间传言“有女不嫁梧侣人”,村民们总觉得抬不起头来,顶着“贫困村”“三差村”的帽子多年都摘不掉。 梧侣社区党委书记柯溪水谈起这里的变化头头是道:十余年来,抓紧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发的机遇,梧侣人善用征地款,“洗脚上岸”,齐心谋出路,大胆实践“社区+公司”的发展模式,村民集体入股,对梧侣进行统一规划开发,闯出了自己的“梧侣模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特别是近五年来,甩掉了“贫困村”帽子的梧侣不断提速发展,用精细化思维自我管理提升,建设出一个富美的新家园—— 2005年,梧侣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4000元,2007年为1万元,到2016年,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005年,梧侣社会居民固定资产估值约5000万元,2007年,为约1.5亿元,2016年,这个数字约40亿元;2005年,社区集体收入为负债20万元,2007年集体收入1500万元,2016年,集体收入达1500万元; 现在的梧侣,是远近闻名的“同安第一村”“典范村”,还被评为先进党组织和先进村,5万余名外来员工在这里与4000多名本地居民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