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公益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资源闲置 莆田SOS儿童村呼吁关注
2017-07-13 09:06:3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孩子们接受特长培训。

志愿者在儿童村开展活动。

儿童村组织集体文体活动。

东南网7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实习生 魏娜桢 通讯员 朱崇飞 文/图)

编者按

日前,我国第七个SOS儿童村——莆田SOS儿童村发布招收公告,面向全省无偿收留抚养20—30名孤儿和困境儿童。然而,公告发出后,仅收到2名家长的咨询。

这不是莆田SOS儿童村第一次在招收方面遇冷。其实,自2000年创村以来,莆田SOS村从未满员过。能够容纳超过165个孩子的儿童村,实际接收的才91人。资源闲置,成为该村面临的尴尬现状。

数据显示,30年来,我国10个SOS儿童村共抚育培养超过2800个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有1500多个孩子不但成功走向社会,自食其力,而且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建功立业,报效社会。“家庭、机构、学校、社会”四位一体,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然而,摆在许多SOS儿童村村长面前的,是招收不足的烦恼。

是社会认知不够,还是模式水土不服?本期助学,带您走近莆田SOS儿童村一探究竟。

在莆田市荔城区镇海中街,有个特别的小村庄。不同于人们印象中那种破旧的城中村,这个村子里两层仿古小别墅林立,红砖红瓦,独门独栋。村子虽不大,但到处可见绿植,青翠欲滴,草丛中不时传出鸟鸣声,仿佛闹市中一片绿色小树林。

这个村子是莆田SOS儿童村,创办于2000年,是一所由民政部批准、莆田市政府和国际SOS儿童村合作创办的儿童慈善机构。村子占地50亩,现有31幢建筑物,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配套有青年公寓、幼儿园、活动中心等附属设施,还有志愿服务基地、博爱医务室、聆听坊(心理辅导室)、博爱超市、社工站等。

建村17年来,莆田SOS儿童村先后培养了271名孩子,其中,有99人先后入读中山大学、福州大学等院校,179人掌握就业技能后离村,走上工作岗位。

目前,莆田SOS儿童村已经拥有165个孩子的收养容量。然而记者发现,儿童村现只收养了91人,其中莆田市籍贯的45名,省内其他地市的34名,浙江省的12名。

“按照建村初始民政部文件规定,莆田SOS儿童村可接收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四省的孤儿和困境儿童。”村长曾素琼告诉记者,但因种种原因,至今只招收到福建和浙江两省的孤儿和困境儿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