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公益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巫洋 天赐祖恩600年“世外桃源”展新姿
2017-07-14 08:48: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巫洋村四面环山,保存有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叶俊忠 摄

林富公园500多年树龄的柳杉王有多株。黄雪梅 摄

巫洋村水尾庄防御性古民居。张培奋 摄

东南网7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养在深闺的巫洋村,从明永乐二年(1404年)开建算起,沉寂了600多年,终于在今年初建成“美丽乡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敬天爱人 自强不息

从永泰县葛岭镇出发,沿着峡谷蜿蜒而行,盘旋而上,到海拔770米处,豁然出现一块开阔的谷地——巫洋村。

巫洋,2015年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深藏众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记录在册的有61座,保留完整的有20多座。记者流连在古民居内,不仅能体会到古建筑的恢宏气势,更感受穿越几百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敬天爱人的民风。

明代民居天蓝厝位于巫洋村中心,历经400多年风雨,仍然保存完好,木结构为主的院落、垒石筑起的围墙、惟妙惟肖的顶梁麒麟木雕,令人叹为观止。

天蓝厝流传着一个母亲自强的感人故事。天蓝厝开建时,村民天蓝的父亲意外身亡,天蓝的母亲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建成了占地约1400平方米的天蓝厝和村内第一所学校——蓝私塾。当时,蓝私塾颇具声名,就连邻县闽侯等地学生都来就读。

享受天风古韵滋养的巫洋村民,有着爱家恋乡的传统,非常重视家风族训和民风民俗的传承。巫洋村人口800多人,平时留在村里的不多,可逢年过节,大部分人都回到村里团聚,特别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各家各户设宴摆台,燃香点烛,鸣放鞭炮,表达对神明的敬意。“敬天爱人”成为巫洋村人共同的精神信仰。

在巫洋村采访时,记者偶遇村民林礼在。他身体相当虚弱,16岁得败血症,今年48岁,至今单身一人过日子,平时养羊,年收益几万元。他一年看病吃药就要花2万多元,每年除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计4000多元补助外,不愿再申请其他补助。他说自己不抽烟不喝酒,养羊收入还能勉强度日,就不麻烦政府。尽管林礼在说话声音很微弱,可始终脸带笑容,恬淡中透露着乐天知命的豁达。

在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的纯朴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说旱厕、鸡圈、柴房等搭盖影响村容村貌,村民们都毫不犹豫地拆除。在修建停车场时,8户村民自愿、无偿地献出自家田地约7亩,大家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