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地方小戏展示基层大生活
2017-07-24 09:09:51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鼓励小戏创作:浓浓的乡土味儿,演到哪里火到哪里——

“小戏虽小,展示的却是大生活。”7月2日至7月29日,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京举办,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台剧(节)目参演。首次参加会演的一批小戏,以其“接地气、有人气、扬正气”的特点,成为本次会演的一大亮点,广受好评。

接地气反映基层生活

帷幕轻启,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极其简朴的农村生活场景,三截断断续续的篱笆……7月15日,江苏省响水县淮海剧团参演的淮海戏《公鸡做媒》为观众带来一出别开生面、情理昭然的小戏。

《公鸡做媒》讲述一只公鸡的的突然降临,引发丧偶少妇苏二娥的思春情怀。她由公鸡想到暗恋着的心上人秦大桥,由此想入非非、思绪万千。从开始的恨鸡、到继而爱鸡到后来的谢鸡、敬鸡,故事层层推进、逐步展开,从人性的角度为我们塑造一位新时代里的年轻人敢于冲破世俗樊篱,大胆追求美好爱情,对未来生活充满幸福憧憬的人物形象。此外,该剧团还带来另一淮海戏《贴春联》,描写了当今时代新型农民的幸福观。《公鸡做媒》《贴春联》都是由响水县本土剧作家孙智宏创作的。其中,《公鸡做媒》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贴春联》获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演出一等奖。

除了这两部小戏,此次4台小戏组合的11个节目,取材均来自当下生活,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基层的最真实情况。如两夹弦《退彩礼》反映了农村某些地区天价彩礼问题;花灯戏《读书时代》聚焦农村教育问题;锡剧《稻草人》反映的是打工潮下农村留守妇女的日常生活;渔鼓戏《村里有个烂筐子》描写了一个热心村长带领留守妇女脱贫致富的故事……

“我发现老百姓比较喜欢看现代戏,因为现代戏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来自贵州思南县文化馆馆长刘莉芳说,此次进京演出的《拜年》《石林人家》,清新朴实、厚重深刻,带着浓浓的乡土味儿,演到哪里就火到哪里。“这些小戏正是基层院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行动。”

扬正气促进乡风文明

方言俗语、生活化的场景等,让地方小戏天生具有草根特点,容易被民众接受。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更是流传着“拆了房,卖了梁,也得看两夹弦的《三拉房》”“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听听两夹弦”的俗语。据悉,定陶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常年开展送戏下乡,年均送戏400余场,深受群众喜爱。

和两夹弦一样,淮海戏、柳琴戏、渔鼓戏、花灯戏等,这些短小精悍、风趣幽默的地方小戏,在基层拥有大批观众。往往是一村演戏,十里八乡都来看。

除了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一些优秀剧目在革除农村陋习、弘扬文明乡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介绍,定陶区马集镇和庄村的张萌(化名)本打算结婚时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车,安排20辆婚车和600元一桌的酒席,看完《退彩礼》后,心有所悟的张萌主动跟男方要求:车不买了,20辆婚车改为6辆,酒席改为300元一桌,“三金”也不要。

“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两出小戏,让乡风民俗立刻变得更文明淳朴,但通过小戏的宣传与引导,一些陈规陋习会慢慢得到抑制和纠正。”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说,用农村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正气、树新风,便具有了很大的现实意义。(记者蒋培玲)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