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星源的猪场赛花园
2017-08-03 09:13: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南猪北养,输出现代循环农业“星源模式”

目前,许多农企利用物流系统将有机农产品直供餐桌。星源农牧注册了“星餐桌”和“运动源”商标,通过社区店的方式,将最新鲜的农产品送抵消费者手中。

潘礼明表示,自有物流供应在最后一公里上花费的成本太高,第三方物流则存在花费时间多、产品运输安全等问题。目前,星源采取的方式是,消费者通过商城线上下单,到就近的社区代售点线下取货。通过这一模式,星源农牧的产品比农超对接方式节省了15%的成本,消费者还可通过二维码对产品进行溯源。

无论是产业链条还是销售终端,经过近15年的摸索,星源农牧形成了现代循环农业“星源模式”。

今年7月,星源农牧在新三板公开发行股票2198万股,募集资金1.23亿元,为新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发展提供资金。近年来,南方地区猪场不断关停,生猪北上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南猪北养的潮流中,星源农牧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由于在生猪养殖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生态循环模式,加上管理体系完备,黑龙江海伦市开出优惠条件,邀请星源农牧在当地建设新基地。目前当地5个基地正在加紧建设,6000头母猪已经入驻,按照远景规划,最终的存栏数将超过百万头。

东北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提供足够的土地用于猪场建设。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就占了其中的70%,而猪饲料的配方中玉米就占了高达70%的比例。东北生产玉米,原料就地转化,不仅能更好地保证饲料的质量,同时也能节省不少的运输费用。星源农牧不仅看好生猪养殖,通过土壤改良,施加有机肥,发展有机绿色种植业,也是海伦市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远景规划的重要一环。

生产性观光,产业融合的新思路

目前,星源农牧在福建拥有三个基地:除了福清龙山街道先强村的1100多亩的基地之外,他们还在福清渔溪和江镜分别开辟了5000多亩、1500多亩的基地,在稳定发展养殖业的同时,投资水果、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加强和省农科院的科企合作,从事反季节和无公害果蔬生产。

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温庆放研究员透露,星源农牧一年满负荷运转可以产出3万吨的有机肥,目前企业也在大力发展水稻、蔬菜和水果种植业,拓展种植业品种,加快内部产业循环,节能增效。去年,星源农牧和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在福清市江镜镇江镜村打造现代智慧园区,总占地面积1540多亩,计划总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现代化智能连栋温室大棚1000多亩和观光休闲农业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6000多万元,实现利税1500多万元,带动农户1000多户致富。

在星源农牧的现代智慧园区,连栋温室大棚建设中将引入高科技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水肥一体化系统,光照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控制系统和田间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和智能化控制,真正实现智能化高科技种植。

项目计划引进国内外优势新品种,种植葡萄、无籽芭乐、甜椒、辣椒、西红柿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在反季节蔬菜种植上,福建省农科院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去年冬天,园区实验性高密度种植50亩丝瓜,成功越冬在3月左右上市,卖出了7.6元-7.8元/公斤的好价格。“在去年每亩1000多株的基础上,今年将扩大种植面积,并加大种植密度达到每亩2500-2600株。”温庆放表示,“目前全国的蔬菜市场呈现的是区域性、季节性短缺。福建的气候条件适合进行冬季蔬菜生产,每年8月到来年5月,蔬菜设施化生产可以实现‘定时’上市,通过时间差提高产值。”

在南菜北销的市场中,星源农牧正在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自产的有机肥改良优化土地,通过设施智慧农业实现高效高产,主打绿色品牌。

温庆放透露,江镜园区四周河道遍布,水系丰富发达,而且交通便利。因此在园区的未来规划中,配套观光休闲农业区,设置垂钓、绿色果蔬采摘和生态餐厅等功能区,主打“生产性观光”农业休闲产业。

“生产性观光不同于单纯的休闲观光,目前,农业休闲观光简单依靠第三产业无法保证收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他表示,现代农业园区第一产业产出是必须保证的,第二产业着眼于果蔬的处理,包括冷库、包装等,发展采摘、科普等第三产业,是希望以产业融合来提高园区的综合性产出。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