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科技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警惕!作物病虫进入为害盛期
2017-08-10 09:25:09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日前,全国农技中心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了玉米病虫会商会,24个玉米生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玉米产业体系专家,在总结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玉米病虫害发生基数、玉米耕作栽培方式及作物布局,结合未来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对2017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做出了预测。

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8.69亿亩次

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7月底~8月底为各种病虫为害盛期。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为主,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大斑病、小斑病和褐斑病发生较为普遍、为害较重;叶螨、双斑长跗萤叶甲、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茎腐病、灰斑病等在部分地区发生。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8.69亿亩次,虫害5.92亿亩次,病害2.77亿亩次。

钻蛀性害虫玉米螟一代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偏重至大发生;二代在辽宁和吉林中西部、新疆西部、内蒙古东部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三代在河南、安徽偏重发生,在其他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三四代棉铃虫在黄淮海、西北地区偏重发生;桃蛀螟、大螟在部分地区为害加重。

食叶性害虫三代黏虫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南、西北总体偏轻发生,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陕西、山西、河南、云南局部中等发生,其中部分蛾量高、气候适宜的地区有出现高密度田块的可能;双斑长跗萤叶甲在东北和西北的西部的局部偏重发生,其他大部地区为中等发生。

刺吸性害虫蚜虫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大部中等程度发生,东北、华北、西北的偏旱区域偏重发生;叶螨在西北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宁夏、甘肃和内蒙古中西部偏重发生。

病害大斑病在东北东部偏重发生,东北中西部、华北北部中等发生;小斑病在黄淮、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南方锈病在黄淮南部等地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弯孢叶斑病、褐斑病在黄淮海大部偏轻发生;灰斑病在西南山区、东北东部地区中等发生;纹枯病在西南大部地区偏重发生;茎腐病在黄淮海偏重发生的风险大。此外,瘤黑粉病、穗腐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也将造成一定为害。

及早防治重点害虫和叶部病害

玉米螟采取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春玉米区于春季越冬代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防控越冬代幼虫;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与甲维盐合理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

玉米茎腐病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处理种子,同时控制丝黑穗病、根腐病等。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田玉米病残体。

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

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效果更佳,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

玉米蚜虫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田边地头的杂草也要一同喷洒;加入尿素水、展着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

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甲维盐等。

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

根据中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推广使用高杆作物喷雾机和飞机喷药防治技术,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全国农技中心供稿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