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应用场景 让仙人掌摆脱高冷的刻板印象,真正走入大众生活,是王文鹏的愿景。位于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的“仙人掌王国”,便是他试图多维度展示仙人掌魅力的平台。 “我们以产区、科属等专业分类手法,辅之以现代景观表现方式,展示原产地异域风情,有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亚洲分区。”王文鹏说,该多肉植物植物园面积近80亩,共展示2500多种以多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已建成的美洲区主要展示仙人球、仙人柱、龙舌兰;非洲区则主要展示夹竹桃科、百合科、辣木科等来自异域的植物;亚洲区则展示火焰热,霸王鞭,沙漠玫瑰等类型。 “仙人掌王国”被誉为是亚洲最大的多肉植物生态景观植物园。 “我们邀请了雕塑师,制作复活岛的巨石像,与大型仙人掌科植物配合,并打算引入美洲风俗,实现文化氛围上的提升。”王文鹏说,年内,植物园的面积将达到近130亩。 事实上,“仙人掌王国”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引流利器。“我们将其纳入双第农场的全域旅游版图,与周边的万里生态水系、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中的文创园串联成线,而‘仙人掌王国’正是最富特色的旅游节点。”双第农场党委书记庄立新说。 吸引人流,仅仅是王文鹏计划的一部分。按照它的设想,“仙人掌王国”将作为“样板房”,唤起市场对仙人掌造景的认知,从而对外输出景观设计服务,探索仙人掌在居家绿植之外的更多应用场景。 “以仙人掌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是仙人掌产业的一大发展方向。”王文鹏表示,仙人掌造景适用于多元场合,诸如市政绿化、小区绿化、主题咖啡馆与民宿的装饰等等。时下热卖的仙人掌科植物秘鲁天伦柱,便因为其能够在室内造景中产生简约北欧风的效果,而备受青睐。 而仙人掌参与市政景观工程,也有先例。早在2014年,厦门市便首次尝试在白鹭洲路、湖滨西路运用仙人掌打造路边绿化景观小品,工程共采用了武伦柱、土人节柱等30多个品种,均为经过厦门园林植物园的沙生植物区驯化的、适应本土气候的品种。新型植物景观不仅特色鲜明,更具有节水耐寒、管护成本低的优势。 “我们将为客户提供品种搭配、施工设计等全套解决方案。”王文鹏表示,早前,其所在的乡下人园艺已为库布齐沙漠七星湖景区,设计了沙漠自然博物馆,重点展示仙人掌等沙生植物。 6月,王文鹏赴泰国参加的一场仙人掌展销会,则让他看到了仙人掌应用的更多可能性。“泰国的展会将仙人球的元素融入饰品和摆件工艺品中,并与水彩画艺术结合,现场指导爱好者作画,既推广了仙人掌,也探索了新的产品形态与市场空间。”他说。 重回大众消费圈 在王文鹏看来,仙人掌要真正重回大众消费圈,还需要更多优良品种出现,并实现量产,“让高不可攀的品种进入寻常百姓家”。 占地5000平方米的种质资源圃,是国内少有的仙人掌资源圃。“目前,我们已经收集了超过5000种多肉植物与仙人掌的优秀品种,其中超过300个品种已可实现量产。”乡下人园艺引种的巨鹫玉,是目前国内引进的最大的仙人掌科强刺球属植物,其特点是花朵大,花瓣具有金属光泽,花期可以从初夏持续到秋天,是仙人掌造景工程中的当家品种,且生长迅速,20年就能达到2米以上。 在引种之余,王文鹏多年坚持杂交选育,以实现品种创新。目前,乡下人园艺每年可杂交选育出约100个新品种,并采集3000万粒种子,其中三分之二供应海外市场,三分之一用于国内销售及自用。 为适应消费需求,无刺、少刺以及多元的花朵形态,是选育的主要目标。其中,仙人掌科裸萼球属植物绯牡丹,经过人工选育,在常见的红色斑锦基础上,不同品种能够呈现出粉、紫、黄、褐色、过渡色等颜色变化。 为提高品种创新的效率,王文鹏正计划与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多倍体诱导的方式,培育更多新品种。在这之前,业内鲜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即便是市场火热的多肉植物,也大多依赖日韩进口。 为了让优良的仙人掌品种更为畅通地进入大众消费圈,去年,王文鹏联合业内近10家仙人掌销售商,组建了仙人掌拍卖线上平台“中国仙人联盟”。“每周六和周日,我们选取100余个仙人掌作为拍品,进行线上拍卖。”王文鹏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仙人联盟”已完成了64场拍卖。刚刚结束的上个周末,共有120个仙人掌拍品完成了线上竞拍。如今,乡下人园艺通过线上渠道销售的比重,已达到40%。 如今,王文鹏又有了新的计划。即将投入运营的乡下人众创基地,将为仙人掌创业者提供全新的产销平台。“不少年轻人有意进入仙人掌与多肉领域,却苦于缺少资金、土地等资源,我们将为年轻的创业者提供优良品种,智能温室设备,电商仓储、包装、物流等服务,构建仙人掌创业圈。”王文鹏呼唤更多的仙人掌创业者,能够参与共建“仙人掌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