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支招】 深挖文化培育乡村民宿 既保留休闲农业园区的农特产品,又不破坏当地原有的特殊景观、生态环境及文化传统等珍贵资源,是台湾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台盟市委会建议,福州要立足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布局,依托农业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深度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区域特色资源,培育示范效应明显的休闲农业实验、示范基地,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特色更加明显。 建议在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中增加不同的“体验”内容,同时借鉴学习台湾乡村民宿、市民农园的做法、经验,增加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开发时令民俗、民间技艺、民间歌舞等,促进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培育建设一批有文化内涵、有体验价值的乡村民宿和市民农园。 此外,在深耕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功能,以农业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娱乐、创意、研发、地产、会展、博览等三种以上的相关功能于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同时,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通过其他产业的嵌入,使休闲农业经营场所依托其他产业发展获得带动效果。 推进两岸乡村游合作试点 民进市委会建议,试点推进福州与台湾“点对点”乡村旅游合作,开展福州与台湾的城市对接,尤其重点对接台湾中南部城市,重点推介闽台乡村旅游合作精品项目,引进台湾优质旅游企业共同打造“平潭-琅岐滨海生态旅游”,规划“平潭-新竹”客轮航线,吸引台湾游客,同时加速引进台湾乡村旅游精英团队及其运营人才。 借鉴台湾经验开发、挖掘乡村文脉资源和生态附加价值,创意出精致的乡村游主题休闲项目,再通过健全交通、通讯、电子等基础设施,带动乡村区域内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延展。围绕“文化、参与、本地化、效益、生态”五要件,鼓励知识青年回乡创业,并带动村民参与有创意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出台类似台湾《乡村再造条例》,激活乡村生态、文脉和产业发展的践行性法规,鼓励借鉴台湾经验,因地制宜制定以乡村生态休闲为主导的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