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古民居青瓦屋顶 (邱汝泉 摄)
走在狭窄的青石小路,穿行斑驳的白墙黛瓦间,一个竹篓,几根扁担,几块高高吊着的熏肉……3日,记者在武夷山市五夫镇信步游走,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让人恍若梦中。
五夫镇是朱子理学发源地,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求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近50年,也使五夫成为朱子理学的摇篮。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五夫镇至今还较完整保留有兴贤古街、兴贤书院、刘氏宗祠、连氏节孝坊、朱子社仓、朱子巷、紫阳楼、朱熹手植古樟、刘公神道碑等30多处古文化遗址、遗迹。
在对五夫镇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上,武夷山市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早在2008年,就已经完成镇区总体规划,对镇区功能进行重新划分,对保护区域进行明确。2012年联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五夫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
同时,五夫镇积极引导村民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房屋进行修缮,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古街农民小公园、更换古街沟渠水泥盖板、修缮兴贤书院、刘氏家祠、紫阳楼,修建紫阳楼防洪堤等,较好保护了古文化建筑的安全。
政府“有形之手”的助推,也让民间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村落的意识逐步增强。自2013年起,五夫镇每年定期举办以“美丽武夷,荷花五夫”为主题的中国·五夫“荷花节”活动,2014年荷花节活动当日,吸引各地游客约1万人次,极大带动了五夫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发展。
2014年7月20日,由五夫镇政府和福建《海峡旅游》杂志等单位联合举办“福建乡村越野跑首站五夫站顺利开跑活动”在五夫镇开跑,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跑步爱好者120余人参赛,赛道穿过万亩荷塘,千年古街,紫阳楼、花世界花卉基地等,沿途风景美不胜收。
如今,五夫镇采取“宅基地置换”、“拆迁安置”等方式,积极引导古街村民到安置点建房,缓解古街建房造成破坏的压力,启动五一村胡头安置区建设,一期已完成村民安置20户;兴贤村安置区选址晒谷坪,占地11亩,安置33户,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和征求意见。
结合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五夫镇实施古街美化、绿化、亮化、彩化工程,在古街沿线安装造型各异的红灯笼,新建旅游公厕3座、停车场4个、添置垃圾桶300个等,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镇区所在地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古街环境卫生整洁。
“万亩荷塘”、“千亩玫瑰园”、“千亩梅花园”,美丽乡村“卜空”自由拍摄景点,五夫镇在开发弘扬朱子文化的同时,也先行发展了一批寓文化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接下来,在对五夫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上,武夷山市还将不遗余力,把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村庄整治与“一村一品”、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历史文化村落培育成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培育成抚今追昔、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幸福家园。 (李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