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个具有近万年农业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这近万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了轮种套种、保墒防旱、稻田养鱼、生物灭虫、桑基鱼塘等传统农耕技术,使农田耕耘了近万年,仍能做到常用常新,从而确保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闯入,特别是随着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西方工业产品技术的大举使用,仅在短短的50多年中,土地板结、硬化、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就已频频出现。我们并非不加选择地排斥一切现代工业给传统农耕文明带来的影响,但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我们真的有必要对现代工业文明给当代农业带来的上述后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否则,当下的农业很可能就会像是一个吸食了毒品的瘾君子,表面看精神抖擞,但实际上病入膏肓,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一项工作,将历史上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农业文明以活态形式留存下来并传承下去,为人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确保物种、粮食品种及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以杂交稻及转基因作物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确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些粮食品种的迅速普及,也给物种多样性、粮食品种多样性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带来巨大挑战。许多已经沿用了千百年的传统农作物品种,都因基因米、杂交稻的大规模推广而迅速消失。为避免这类情况发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以良种基因库的形式保护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品种。但这种保护模式也有它的缺陷:一是收藏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将目前已知的所有农作物品种统统搜集上来;二是这种收藏模式所能收藏的只是农作物品种自身,而与之相关的传统种植技术、种植经验不可能同时得到收藏。所以,这种收藏模式说到底只能做到对农作物品种的静态保存,而对传统农作物品种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实施活态传承。这些农业生产技术一旦失传,基因库中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就会变成一堆只能“发芽”而无法“高产”的“文物”,无法保障这些传统农作物品种的高品质传承。刚刚启动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恰恰满足了活态传承的所有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