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特产> 美食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古法薄荷糖 传承有三代
2015-04-22 09:49:15 罗榕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婷 我来说两句

古方美味

用料和手艺是关键

老李说,制作薄荷糖要经过熬糖稀、水冷却、拉饴糖、剪糖块等几个步骤。加工薄荷糖讲究的是速度和火候,制作者的手眼反应能力尤为重要。

薄荷糖的主要原料是砂糖和薄荷,为了保证食品成品的优质与安全,这两大主料老李都有固定供货点。砂糖的纯度要求很高,并不是普通的“柴糖”可以代替。李师傅心里明白,白砂糖是做糖塔的重要原料,它的优劣决定糖塔的品质,来不得半点马虎。薄荷则选优质可靠的食用性薄荷。

制作时,李师傅先将一包白砂糖倒进小锅里,再续上清水。每包白砂糖650克,一锅一包。清水是清冽甘泉,每锅注入1000克为宜。这个最佳比例是老李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

“火候的控制是制作薄荷糖的关键,火候不到,糖块软绵,缺乏嚼劲,口感欠佳;火候过头,糖块太脆,硬度过头,糖味发涩。”除了火候,另一个关键便是糖稀熬制的时间。时间过短,糖稀显“嫩”,时间过长,糖稀变“老”。李师傅的经验是,糖稀泛白,用锅铲舀糖稀,让其顺流,滴挂成的糖线恍如发丝时,糖稀就已达到最佳黏稠状态。

添加薄荷的时机也很讲究。糖稀泛白前是添加薄荷的最佳时间,过早过迟投放都会影响薄荷的药性和纯度。

熬好的糖稀要倾倒进一个圆形铝盆内冷却。拉糖更是一项技术活,要求眼明手快地配合,灵活机动才能天衣无缝。李师傅是拉糖高手,从提糖到拉糖完毕,三五分钟内他一气呵成。糖稀在李师傅的拉伸下,先是透明的琥珀色,之后发白,最后白中泛黄,质地也从软逐渐变硬。

剪糖块是制作薄荷糖最后一道工序,李师傅左手握糖条,右手握剪,锐利的铁剪、亮白的糖条在他手上翻飞。眨眼间,一粒粒亮白的薄荷糖就在他的手中接二连三降生,它们通体散发着糖的馨香与薄荷的药香……

薄荷糖粒有棱有角,纹理清晰,大小均匀。少量购买,无须称量,一元钱四粒,随拣随装,老李称其“约糖”。上秤也行,一公斤58元,称头足足,买者满意,售者舒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