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科技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掌中打理农务 物联网技术助建“科技大棚”
2015-04-29 09:18:18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物理网的无线传感功能大大解放人力,菇农打开电脑就可以监控菇房内的温湿度情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把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在“智能农业”领域取得突破。在我省,移动信息化技术与物联网联姻,一个现代化的农业智能大棚开始显现,农民慢慢地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新型智能农田的管理者。

在八闽大地上,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以物联网和4G技术为抓手,针对八闽的特色农业开发出了丰富农业信息化产品,让梦想的高科技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打开手机

在家就能管理菇房

漳州市南靖县一直是远近闻名的杏鲍菇之乡,这里生产的杏鲍菇以个大味香远销各地。以前,种杏鲍菇可是个累活,要时时留意菇房里的温湿度变化;现在,坐在家里,菇房温湿度信息就能一目了然,还可以远程控制菇房种植设备,实现精细化种植。因为,现在的南靖县开始兴起“物联网”种植。

在南靖县漳州南靖县菇农陈剑星的家里,笔者就亲眼见到了“手机种植”的神奇,只见在陈剑星的手机上,家里五个菇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已经清楚地显示了出来。“不用下菇房,我就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菇房中的各种生产条件,还可以把数据上传到市农业局的食用菌数据库,和平均数据比对后进行调整,”他说,“就像是菇房里出现了一个‘种植保姆’。”

陈剑星介绍说:“杏鲍菇属于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对温湿度有较严格的要求,以前,工人们要24小时不间断地在每个菇房来回巡查,凭经验调整,现在有了这个物联网系统,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设定值,在手机上观察到菌菇的长势,而一旦那个数值超出正常值,我们还能马上收到告警短信,很方便。”

此外,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与当地农业部门联合建立的农业数据库,无疑成了菇农另一个“法宝”。陈剑星说,“以往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生产的环境参数检测分析主要是依靠人工经验,缺乏系统的科学检测方法。现在有了什么疑问,可以在农业数据库里查看数据、咨询专家,如同有了网上的私人顾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4-16第九届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聚焦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 2015-04-08福建省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与服务
  • 2015-03-30福建工程学院举办第13届科技节
  • 2015-03-24培育龙头 注重科技 壮大漳州花卉苗木产业
  • 2015-03-23福建省: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 2015-03-23漳平和平镇新型职业农民成科技致富“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