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启动实施营林机械推广示范,新增营林机械专业队16支、作业示范片4525亩,辐射带动周边营林机械作业23.7万亩,取得初步成效—— 森林里驶来“巨无霸” 本报记者 吴毓健 方炜杭 直呼“惊呆了” 四月春风,草木茂盛。 在大田县桃源国有林场桃源工区,一台由芬兰专家驾驶的巨型林木联合采伐机驶进森林。不到3秒钟,一棵马尾松在这台巨型机械前应声倒下。 这是记者近日在于大田召开的全省营林机械推广示范会上看到的场景。这样的效率让许多从事林业几十年的业内人士直呼:“惊呆了!” 这台由芬兰旁赛公司生产的林木联合采伐机,是我省也是我国南方林区首台来自欧美林业发达国家的大型营林机械,每小时能完成100-140棵树木的采伐、去枝、去皮、造材任务,比人力操作可提高作业效率50倍以上,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这批1982年针叶林已经到了该采伐的时候,下一轮将改种阔叶树和乡土树种。”桃源国有林场负责人黄德龙告诉记者,这片林子是杉木和马尾松混交林针叶林,“相对于阔叶林,针叶林在森林蓄积量和生态功能等方面有缺点”。 首次试用便取得成功,让购进这台机械的福建佳盛林业有限公司经理林春来喜上眉梢,这意味着他最头痛的劳动力问题得到了解决。他说,这些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十分短缺,每人每天的工价涨到200元,却还时常要为招不到人而发愁。“我们的工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让机械来取代人力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