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大学毕业后,他便来到了蕉城区洋中学区的农村学校任教。随着年复一年时光的流逝,他从19岁的年轻小伙子,变成满头白发的老头子;从教师变成了寄宿生食堂总管……阮慈才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唯一不变的却是他对山区教育那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心。
同学要求分配城关
他却请求分配山区
1976年7月,阮慈才从宁德师范学校毕业。记得刚毕业时,许多同学都向组织要求分配城关或靠近城关的学区工作。而他,毅然向组织请求分配至洋中山区。“要去洋中还不容易,以后可不要后悔啊!”面对同学们的不解,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志向。
到了洋中学区之后,看到当时边远山区缺少公办教师,为了配合学校领导工作,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学校任教。曾先后到过眉屿、莒溪等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的边远山区任教。而且一去就是在山上呆了19年。
阮慈才回忆,当时去山区工作非常艰苦,公路没通,靠步行一走就是几十公里,晚上没有电灯,只能在煤油灯下备课、写教案、改作业。那时最头疼的,是毕业班教学工作的人选。因为农村校师资薄弱,加上又是应试教育年代,小学毕业升初中是农村最敏感的话题,因此,毕业班教学工作无人敢接。于是,他在边远山区十九年教育教学生涯中,既当校长又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为边远山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农民工涌入城市
他为留守儿童当起爸爸
过去,人们常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娘。”“当小学教师没有前途”。然而,阮慈才不以为然。不仅自己执着教师这份职业,娶的妻子也是一名民办教师。
婚后,他与妻子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为了山区的孩子,每逢开学初,他都用竹箩挑着两个孩子,妻子背着行李徒步十几公里到学校上课。上课时,两个孩子要雇人看管;孩子生病,在山村请个医生都很难;当时,靠他一个人粮证供应28斤大米,还不够两个孩子吃,夫妻俩只好向当地农民那里买地瓜米充饥……正是在这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他扎根于农村山区教育工作无怨无悔。
随着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留守儿童就越来越多,为了让这些留守儿童能有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洋中中心小学于2008年办起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那由谁来管理学生食堂呢?校长为这件事操透了心,最后大家认为还是由阮慈才来担任这件事最为适合。从此他起早摸黑为几十个农村留守儿童当起爱心爸爸,每天早上早早就得到市场为这些儿童挑选食物,踩着三轮车,将蔬菜运回学校,然后着手准备烹饪。烹饪好的饭菜每人一份,等学生一放学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让学生吃得舒心,让家长放心。晚饭后,还要辅导学生做作业,直到学生上床睡觉,自己才回到家里。
就这样,阮慈财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了一辈子。他说,每当看到学生有所作为时,就有一种最大的幸福感,无比快乐。(记者 吴宁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