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协恩的“三字经” 身为“天下第一村”江苏华西村的带头人,吴协恩在工作中以创新的思维、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洞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字经”,不仅朴实有华、平淡有奇、简洁有理,而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现从转型、用人、经营、管理、工作等五个方面,汇总其经典言论,以飨读者。 转型篇 “新常态”的“三个要点”我的看法,新常态就是要有新理念,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办法处理现在的事情,而要辩证地用创新的思维应对复杂的变化。说白了,新常态就是不空谈、不争论、不折腾,要实事求是、要脚踏实地、要有胆有识。 华西转型的“三个过程”转型升级不能追新“赶时髦”,而要按照中央精神,脚踏实地地转,要真转而不是假转,实转而不是空转。过去老书记带领华西大搞农业,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后来华西搞乡镇企业发展工业,解决的是“富口袋”的问题;现在就是要通过“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的转型升级,提升华西人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达到“数量转质量更创优,脑袋比口袋更富有”。 转型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快”与“慢”、“大”与“强”、“多”与“好”的关系。大不等于好,只有“强”才是真的好。大与好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快与慢需要合理把握。如果转型转得太快,把村民都转失业了,那谁都会转。因此,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可持续的,就是长久的,也是健康的。 成功转型的“三个考量”转型不是转给人家看的,而是要让村民、职工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要用危机意识推动发展,而不是用“莺歌燕舞”装点门面。成功的前提,在于控制风险;成功的途径,在于解决问题;成功的保障,在于预防危机。最起码,你要对得起这个企业,对得起手下员工,对得起集团厚望。 转型要把握“三要素”转型,一定要早、一定要稳,一定要在企业形势好的时候主动转,而且精力越足越要转,不能等到形势不行了、精力不够了被迫转。华西如果10年前没有转,而是现在转,那一定会很难;如果现在还不转,等到10年后再转,那一定难上加难。 用胆识应对“三种变化”发展经济,过去靠胆量,现在就要靠胆识。胆,就是要有老一辈的拼劲和韧劲;识,就是要有新一代的智慧和知识。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瞬息万变的行业情形,我们必须迎接变化、拥抱变化、挑战变化,千万不能一成不变。 发展抓牢“三个字”传统产业发展要“稳”,把握机遇动作要“快”,资本市场利用要“活”。今后,要充分利用“产业+资本+人才”这一模式,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与活力。 “差异化”的“三重点”发挥自身体制活、节奏快、效率高的优势,做“综合化、特色化”,做“轻资产、活资产”,也就是从事的行业要兼顾短期、中期、长期三大利益,涉足的领域要具备稳定、健康、持续三大特性。 环保的“三关键”中国现在的转型,集中来讲就是两点:一是从过去的粗放式转化为集约型,二是从过去的无视环境转变到关心环境。环保不是简单地投点钱的问题,关键是从干部到村民都要有环保的意识、自觉的素质、长期的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