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和措施是关键 化肥、地膜、畜禽粪污、秸秆尾菜等农业面源污染相关要素,本质上都不是有毒有害污染物,关键是应对理念和措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核心思路应该是,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充分发挥投入效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 首先,重点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持续预防,是一种高效益的生产方式,既能预防污染,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也专门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了研究示范,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技术。制定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清单的基础已经具备。2014年,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为首席科学家所领导的团队,经过5年多试验,在我国玉米、水稻、小麦这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实施了共计153个点/年的田间试验,通过“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应用,可使玉米、水稻、小麦单产平均分别达到944、566、596公斤/亩,比大面积农户调查结果(玉米593公斤/亩、水稻467kg/亩、小麦467公斤/亩)高出87%、21%和28%。在大幅度增产的同时,不需要再增加氮肥投入,并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以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 其次,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现代生态农业的目标是适度投入、较高产出、较低排放、更多循环、极小污染。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3个循环。一是农业生产循环。主要是农业系统内部的养分、要素循环。扶持补贴种养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扶持补贴畜禽粪污、秸秆废弃物还田或加工成有机肥还田的养分循环模式等。二是产业循环。应树立系统推动农业产业与其他经济产业大循环理念。石化产业(如化肥、农药、地膜等)不能只把农业、农村作为销售市场,还应加大农业投入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包括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地膜残膜回收利用等。并且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鼓励研发生产以农作物秸秆、淀粉为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如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塑料包装物等,形成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三是生态系统循环。要加强农田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建设。征用农业用地,不能仅计算其地面作物产出的经济价值,还要充分考虑其生态价值破坏、农户就业社会价值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