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帮忙”,茶农对茶叶销路更有信心了!
春夏之交,正是春耕夏耘季节,田野山间抢收争种。今年,随着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精品涉农业务的使用,田野里的科技气息明显更多了:农信通平台让农业专家“来”到田头,“消费警示”短信降低农民误购伪劣农资产品风险,农产品溯源系统让茶叶买得更好……
消费警示
让假冒农资无所遁形
近日,大田县的一处农田里,正在指导村民选择如何播种稻种的农技员小肖身上的手机响了,他打开一看,原来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配合当地消委会发送的“消费警示”短信,内容是关于如何辨别农资产品真伪以及如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相关产品。收到这个短信,小肖说:“消费警示短信无疑为我们农技员增加了一双‘眼睛’。”
随着国家农机下乡等惠农举措的深入实施,农民享受到了实惠,但与此同时,假冒农资产品也开始出现,坑农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携手当地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对坑农害农行为的打击力度,协助农民做好夏耕生产。为提高消费警示信息的覆盖面,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通过短/彩信、小区广播,面向居住分散的农村客户发布正规渠道农资购买信息,提醒农民朋友,哪些产品能买或哪些不能买,让广大农民群众随时掌握准确的农资商品信息。同时,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积极协助当地消协及工商部门,在接获有关查处结果后,及时通过农信通等平台予以发布,扩大消费警示的覆盖面。
在农村圩场边,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与地方“消协”和农资部门人员在圩场设点,以宣传单、咨询台等方式,面对面向农民讲解购买农资产品需要注意的事项,降低农民误购伪劣农资产品风险。
农情指导让生产耕作更有谱
夏耕季节,耕耘机、插秧机、播种机、脱粒机等农机产品再次成为农村市场的必需品。对三明市不少农机用户来说,在手机上就可以接受农机专家关于农机使用常识的“零距离”指导。
据悉,在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实施补贴政策的刺激下,目前农机已逐步成为农业耕作的主力军。在三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充分利用农信通平台,定期向农机使用用户发送国家对农机的补贴政策、农机使用(保养、维护)常识及各地夏耕开展情况等涉农涉林信息。“以前,面对一些新式的农业生产工具,我们往往要大老远跑去问懂行的人,现在一个短信就能提供指导,甭提有多方便了。”永安吉山的一名农机使用者高兴地说道。不仅如此,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农机专家还能实现与专家短信形式的咨询与沟通,让专家“走”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据了解,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为了让农信通平台上丰富的农技资源更好地服务农村,特地开通了网络互动等功能,让农机专家与农村实现“零距离”接触。
此外,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配合三明当地乡镇农技站,对购买农机的客户网络建档。各乡镇农机站在较准确掌握“农机手”具体资料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利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提供的农信通平台,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科学、合理指导耕种,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因缺乏组织协调而产生的好地抢着耕、边远地无人耕的不利状况。
农产溯源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春茶销售季结束后,武夷山岩上茶园又开始忙活起来,技术员小高拿着一个仪器详细地记录茶株的生长、施肥信息,为农产品溯源体系建立“茶叶档案”,“别小看这些记录的信息,现在的工作是为了秋茶上市时,能卖个好价钱!”小高对记者说。
据悉,小高正在使用的就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开发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如今,产自岩上有机茶园的茶叶,都会被贴上一条特制的二维码,上面标有茶叶产品溯源信息,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只要掏出手机对准这个二维码一拍,就能立即知道茶叶的详细“体检报告”,从茶叶“家庭背景”到“成长历程”的全套“档案”。岩上茶厂的制茶师刘先生说:“大红袍秋茶也是很重要的产品,占据全年40%的销量,现在做好溯源体系的数据统计工作,既能保证我们茶叶不被假冒,也使得我们茶叶得到了更好的推广。”
南平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南平市近年来将大力推进农产品溯源平台建设,依托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技术支撑,围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水稻、竹笋、畜禽等七大类产品,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届时,消费者在超市购买茶叶、蔬菜、鸡蛋、肉品时,拿起手机对着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一拍,或者回家在电脑上一检索,立刻就能查到该商品的“成长档案”。 (晓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