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向海都记者解读示禁碑 闽南网5月27日讯 目不识丁不稀罕,但一位目不识丁的乡下老妪,却能脱口背出一长串“禁条”,那就不多见了。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得从一块示禁碑说起。 这块示禁碑很特别,它不是立在明显的位置,而是镶嵌在芗城区天宝镇洪坑村一古厝的外壁上。它只有80厘米高、约40厘米宽,碑额上镌刻“鸿湖社会禁牌”六个金色大字,并书“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仲春吉旦公立石”,距今297年。 村民说,这块示禁碑曾掩盖在泥土之下,“消失”过很长一段时间,去年因古厝重修才重见天日,但他们却代代恪守着碑上的禁约。近日,洪坑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工作人员在调研中意外发现这块示禁碑。 这块不起眼的示禁碑,为何能打破时空限制,至今仍约束着现代的村民?让我们一同到洪坑村探个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