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是集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产品等要素,融合渔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贯穿渔业一、二、三产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发展休闲渔业,对于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提升渔业发展水平、促进渔村繁荣稳定、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福建在全国之先大力探索发展休闲渔业,开拓休闲渔业新业态,开发休闲渔业新种类,为社会提供休闲渔业的贸易商品及服务,休闲渔业规模逐年扩大,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产业分析的视角来看,要加强福建休闲渔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关联的研究,加强产业政策的供给,做强做大休闲渔业,形成山海联动以及人流、物流、产业流、产品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相结合的休闲渔业产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休闲渔业在福建渔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005年,福建将休闲渔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九大渔业”之一。2007年,福建制定出台《加快休闲渔业发展创建“水乡渔村”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建水乡渔村,发展休闲渔业”发展思路。省海洋与渔业厅和省旅游局联合推进实施“水乡渔村”创建活动,每年创建一批“水乡渔村”,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目前,全省共公布了7批100家“水乡渔村”,其中12家被确定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从总体上看,我省休闲渔业形成了三大发展方向:一是内容上,从纯养殖向垂钓、餐饮、休闲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屏南新竹洋水乡渔村等;二是功能上,从单纯的休闲渔业向观光、旅游、服务和科普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多层次都市型渔业发展,如厦门小嶝休闲渔村等;三是规模上,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向与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相匹配的区域化方向发展,如漳平市九鹏溪休闲渔村等。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各级各界高度重视休闲渔业发展,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渔业的休闲功能和文化内涵,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虽然我省休闲渔业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休闲渔业是新兴产业,对其研究不够深入,对休闲渔业模式分类、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管理办法等还没有准确定位;二是休闲渔业整体档次不高、规模不大,没有拿得出手、打得响的海钓基地、休闲渔港以及休闲渔业线路,也没有开发出休闲渔业知名产品,这些与我省作为海洋与渔业大省是不大相称的;三是休闲渔业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工作合力,当前在“水乡渔村”创建工作上省海洋与渔业厅与旅游部门配合密切,但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今后将会涉及渔业、旅游、文化、财政、国土、规划、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需要协调建立良好工作机制,目前这方面工作还有待加强。当前,渔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休闲渔业作为新的业态,要抓住新机遇,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在新常态下,根据我省休闲渔业产业的新特点及其优势潜力,休闲渔业的发展路径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关注贵族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二是从关注集团消费转变为面向散客户消费;三是从关注旅游项目转变为关注休闲体验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