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造林”拉锯战 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这片滩涂上疯长着的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繁殖力强,生长密集,造成滩涂泥沙淤积,行洪受阻,底部鱼虾贝类无法生存,也影响生态。 在罗源县海洋与渔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北山村开始“斩草造林”,用每亩1000元的高成本灭除互花米草,一鼓作气清理了400亩的滩涂,其中200亩留给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另外200亩用来试种红树林。 2012年6月,第一批红树林苗种下了,然而成活率很低。下半年,另一品种红树林苗又种下了,还是大半枯萎。怎么回事? 技术人员反复研究,终于找到原因:红树林虽然生长于海中,茎叶却不可破皮接触海水,否则无法成活。而树下螃蟹渐多,难免划破或咬伤树苗,从而导致树苗枯死。 第二年,他们更换植株更小的树苗,以更密集的方式扦插。由于种植的量多,即便存活率不高,也能达到预期的植株密度和数量。 省市海洋渔业部门对北山村再造红树林十分重视,在资金、技术上提供支持。渔业部门为红树林种植区设计了供船只通行的港道区和供村民养殖太平洋牡蛎、南美对虾等的养殖区,对近海、远海树苗的疏密分布也做了科学安排,大大增加了成活率。 罗源县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科科长叶永健告诉记者:“树下有了鱼虾、贝类,白鹭等禽鸟自然也会来,它们的粪便能增加滩涂的营养,滋养更多的海洋生物——这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态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