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信息进村“最后一公里”,让农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务
“有了益农信息社,咱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收货了。”拿着刚送到家的一桶豆油,河南浚县农民李景禄感慨地说。“年前村里开起这家益农社,既能代缴手机费,也能在网上买农资和日用品,人来人往挺热闹。”
李景禄口中的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30平方米左右,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台上摆放的手机终端,以及电话、电脑等产品,墙上还挂着标有“电信区、金融区、京东(网购)区、手机应用下载区”字样的展板。
40岁的益农社信息员郭中华说:“这里能帮村民做各种网上服务,还可以当个物流中心站,村民网购的东西可以先送到我这里,我再帮着分发。让村民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户。”这么一个小小的“村级信息服务站”,短短半年,帮周边村民缴费3万多元,在网上代购小麦种子1万余斤,化肥30余吨。益农社的月营业额增加到3万多元,郭中华的干劲儿越来越足。
益农信息社是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的载体。2014年,农业部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南等10个试点省市的22个试点县建成一批村级信息服务站,推动各类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和电子商务资源接入村级站,并初步形成可持续运营机制。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700个村建起益农信息社。
据介绍,益农信息社主要提供四种服务:一是农业公益服务。如12316远程专家诊疗动植物疫病、政策技术市场信息咨询类服务全部向农民免费提供。二是便民服务。开展水电气、通信、金融、保险、票务、医疗挂号、法律咨询等服务。三是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农资及生活用品电子商务,提供农村物流代办等服务。四是培训体验服务。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说:“希望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快捷服务,通过互联网让农民享受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信息进村入户,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行政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最终将把全国60万个行政村连成一张大网,形成农业大数据,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向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推送信息。
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探索可持续机制
建设益农信息社谁拿钱?谁运营?能否可持续?
张合成说:“信息进村入户成功的关键,是统筹农业公益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构建起‘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实现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探索建立政府‘修路’、企业‘跑车’、农民‘取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从去年开始,阿里、京东等电商分别实施“千县万村”“渠道下沉”战略。不少企业都把农村看做“蓝海”,愿意借助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这个平台开拓农村市场。通过益农信息社进村、鼓励电商企业服务站下沉,各地着力探索农村信息化的可行之路。
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的运营商、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介绍了“修路、跑车、取货”的运营模式:政府部门负责公益资源整合,提供公益服务,协调建好信息高速公路;运营商负责村级信息站的建设和具体运营;服务商,包括电信运营商、平台电商、金融服务商等,负责提供各类商业服务和通道,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获得收益。
“我们做过测算,如果电信运营商在农村或乡镇布点,单店需要投资10万元。我们依托现有资源或渠道,寻找可合作的农资店、超市等,平均花费只在1万—1.5万元,投入成本并不大。”李勇说,平台搭起来后,有意于开拓农村市场的电信运营商、平台电商等都愿意和益农社合作,并根据销售额支付一定比例的返点。“这样一来,不靠政府投入,企业开拓了市场,农民得到实惠,多方共赢,这个事情就好做下去。”
“数字鸿沟”仍然巨大,七成以上农民没有使用互联网
益农信息社在试点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难题。
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全国农村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村家庭不足30%,七成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去年农产品电商经营额超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3%左右,比社会消费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低约7个百分点。
“在资金层面,政府的投入也比较重要。”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薛红说,河南的试点过程中,农业部提供了300万元的引导资金,省、市、县也争取了554万元资金支持。但由于村级信息服务站数量众多,在门头制作与安装、系统开发、日常运维等方面投入较大,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比如在三门峡陕县制作和安装一个门头需要投入平均近4000元。“建议财政加大对信息进村入户扶持的力度,对信息社前期建设给予一定补贴。”
资源的整合、共享也是难题。从目前已建成的村级信息服务站运营情况来看,金融、电力、医疗、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服务涉及多个部门,资源协调整合比较困难。“进驻村级信息服务站的部门和企业数量与设想中的还差不少,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的服务内容也不够丰富,业务交易量还相对较低。”张合成说。
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机制初步建立,但运营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在试点之初,农业部就提出要积极探索‘羊毛出在牛身上’的利益置换机制,现在这个机制已经见到雏形,但还有不少制度需要探索,比如信息员的管理和奖惩机制就亟待完善,需要通过前期培训、信息化管理、后期监管等多方面努力。”李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