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海潮 通讯员 雷顺号 文/图)在台风天阴霾的压迫下,夹在水泥房之间的陈氏三房大厝,那三间五楼八字式门楼愈显巍巍然,给了漫不经心的游人惊鸿一瞥,听说上面的泥塑彩绘耗工三年,惜今已荡然无存。 漫步福鼎市店下镇的巽城村,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地处福鼎市区东南方,村名由卦意而来。三面高山屏立,东面临海,村落就位于出海口盆地内,巽溪由西向东穿村而过,往东北注入沙埕港。 行走福宁古道 眼前的巽城渡稀松平常,陡而窄的乱石阶连着堤岸。今年59岁的林廷畅说,巽城渡又称海尾渡,地处巽溪入海处北侧、沙埕港内港西岸,东面的长屿岛为其天然屏障,常年风平浪静。 旧时,许多闽浙贸易的小宗货物从巽城渡上埠下海,这里曾是沙埕港内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福宁古道最主要节点之一。福鼎人去福宁府,多由桐山(福鼎城关)出发,经水路横跨沙埕港内港,至巽城渡登陆,经巽城村,过巽城石桥,逛到秦屿,越境即达霞浦。 村内还存有四角长方形的海尾路亭,建于清代的白马明王青石龛亭,树龄200多年的细叶榕……有清一代,乡族殷户持续捐资修路建桥,维护了这段古道的畅通。民国以来,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古道逐渐荒废,但迟至福宁高速开通之前,仍有数艘客货船往返停靠巽城渡。 明代建巽城堡,设巽城渡。村西面彭家山坡残存的古炮台,是抗倭的海防见证。清康熙年后,陈、林、何、施等姓陆续迁入,并以茶叶、制饼、航运等为主业,巽城逐渐成为福鼎五大茶叶集散地之一。 因经商发家的不乏其人,以何姓为例,据其宗谱记载:因巽城“上通北浙,下属南闽,系要害之区,为行旅往来必由之路”,自开基祖始,何氏族人多处开埠,承揽包括巽城渡在内的渡船航运,世代以此为业,还建起了小型造船厂。至今,巽城人还留有造船技艺。 原以块石、卵石铺就的海尾路长约700米,这是巽城渡到巽城街的唯一道路,往昔也是商贾登陆后行往福州的始发路段。巽城街以城明路及其延伸段茶厂路为主干,在民国时期因巽城升设乡镇而盛极一时。 林廷畅在上世纪当过12年的村支书,还记得巽城在计划经济年代的风光,有过供销社、茶叶站、水产站、财政所等13个公家。村级一般设卫生所,而巽城高配卫生院,这在全国并不多见。有高岭土和铁矿,曾办起砖厂和铁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