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女采茶
畲家喜事
畲族刺绣
畲族舞蹈《打枪担》
美如凤凰的畲女装束
东南网7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吴庆堂 颜凑 丁立凡 文/图)
“畲族”族称的来源与“畲”字有关。“畲”字来历甚古,古书《诗经》《周易》就有提及。《集韵》曰:“畲,火种也。”意为初垦之田,或为火烧田(即火种)。后来因为畲民以山为居、刀耕火种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畲”字衍化为一个民族的称呼。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千百年来,畲族百姓赶山烧畲,游耕狩猎,创造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形成特别的节庆礼俗。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民间艺术 丰富多彩
在闽东山区,只要听见高亢抑扬的歌声,那附近一定有畲族村庄。畲族是一个喜爱唱歌的民族,畲族人民视唱歌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畲家人随时有歌唱,随时可唱歌。一个人行路或上山劳动时感到寂寞或疲倦,唱歌既能解闷,又能解除疲劳。走在路上碰见异性,也有在路上就对唱起来的。”福安市廉岭畲族村村民主任钟伏谢说。
“畲族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歌代言。在畲乡,人人能歌,个个善唱。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也是群众参与最普遍、最广泛的活动。”福安市畲歌协会副会长雷梅娇说。
在畲族民间文学中,文学艺术成就最高、最具畲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畲族歌言。畲族歌言是畲族采用本民族固有手法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民间音乐和歌谣的结合。歌言不仅是畲族始祖创造并代代相传的一种礼仪,畲族歌言还以传唱的形式记载畲族历史事件,并成为辨认本族同胞的隐语。
“畲族有‘歌不离俗’之说。在畲族居住的村落,不论是采茶耕作的劳动场景,男女偶遇相识,还是走亲访友、落寮相聚的待客仪式,到处都可以听到畲族歌言,畲族的婚嫁、丧葬仪式都离不开歌言。”雷梅娇说。
畲族歌言是畲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当地传唱的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更是远近闻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认为是畲族优秀民间音乐文化中最高级、最复杂的音乐表现形式。
同样具有畲族特色的还有具有“珍艺闻八闽,银辉耀九州”之称的畲族银雕。畲族历来崇尚银饰、银器,无论是出生、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经历和民族传统节日,还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畲族的生活与银饰、银器密不可分。
“畲族姑娘出嫁时都要佩戴传统‘银凤冠’,以示吉祥如意。”福安廉岭村畲族老人钟伏松说。82岁的钟伏松打了60年的银器,他说畲家传统结婚用品中,新娘必备的首饰还有“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银簪”等整套银饰,畲族对银器的崇尚可见一斑。畲族银器制作技艺闻名八闽,2011年,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畲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畲族歌言、畲族银器只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畲族服饰、畲族医药等也独具特色。
民俗信仰 独具特色
在畲族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中,最核心最主要的部分是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畲族盛行祭祖活动,一种是祭祀同姓近祖,另一种是祭祀整个民族的共同始祖忠勇王、三公主以及民族共同拥有的地域性保护神等。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民敬天地、祖宗的节日,俗称“上巳节”。这一天,畲族村民不出工,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外出春游,采来野生植物乌稔叶,制作乌米饭,缅怀先祖,预祝丰收。
乌米饭是用畲山特有植物乌稔叶捣烂,挤汁或熬汤,将香糯米泡在汤汁里,数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甄里蒸熟而成。“畲族历来有‘三月三,染乌饭’的习俗,乌米饭对畲家人意义非凡。”钟伏谢说。
对于“三月三,染乌饭”的由来说法不一。福安一带传说这一天是米谷的生日,要给米谷穿衣。传说这一天吃了乌饭,上山下地不怕虫蚁咬。也有传说吃乌米饭与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有关。虽然“三月三,染乌饭”的由来说法不一,但都离不开缅怀先祖祈福求安之意。
畲族女性文化也独具特色。畲族女性文化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头嫁女,低头迎亲’,畲家婚礼中,女性地位崇高,男女拜堂时,兴行新郎下跪新娘不跪。”钟伏谢说。
学术界认为,畲族女性在畲族社区的重要地位是母系社会的残余,畲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三公主崇拜以及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观念,三公主的影响力确定了畲族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畲族的习俗中,从畲族服饰到婚嫁习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基本上都是与女性有关的民俗事项。畲家婚姻规制中有一种称为“喊儿”的独特习俗,即畲女初长成,不谋出阁,却事招婿,即使家有男儿也叫男儿去上门,而招进自家女婿。
从三月三到分龙节、从乌米饭到芦叶粽、从奶娘踩罡到宝塔茶,畲族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在节庆、饮食、民俗等方面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习俗,这些习俗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 薪火相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畲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畲族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礼俗逐渐消失,歌手青黄不接,年青一代许多人甚至不会说畲语。有研究者惊呼“畲族文化陷入了危机”!
为挖掘与弘扬畲族文化艺术,1988年,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以畲族命名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在二十多年的时间中,畲族歌舞团精心创作编排了《畲家婚礼》《新嫁娘》《赤髀横裙》《凤冠银光》等经典畲族节目。
为抢救畲族文化,2004年,宁德市成立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并出台《关于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方案》,定下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八个一”的近期目标。对全市畲族文化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宁德市组织人员深入200多个重点畲族村收集畲族文物、文献,积累了200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拍摄相关资料照片5万多张。编辑一套《畲族文化丛书》。2009年4月,客观全面反映畲族文化原貌,展示畲族特色的《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正式出版发行。制作一套畲族文化专题光盘,对畲乡名胜、服饰、歌言、婚礼、祠堂等进行详细介绍。建一座博物馆,闽东畲族文物馆于2004年开工建设,2008年正式对外展出。宁德市还开辟了一条畲族风情旅游专线。设立中华畲族宫、福鼎方家山畲族民俗村、福安穆阳畲族民俗古镇等几个旅游点,当年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还被列为全省十个旅游村之一。命名一批畲族重点文化村。编辑一本中小学畲族文化乡土教材。2007年,由宁德市民族中学主编的《畲族文化简说》读本编成使用。
在开展“八个一”抢救工作的同时,为进一步整合优化宁德市畲族文化研究队伍,搭建闽东畲族文化研究的学术平台,2009年,宁德市畲族文化研究所成立,成为国内首家地市一级的畲族文化研究所。研究所成立后不仅聘请畲族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学术指导和顾问,也吸纳了钟雷兴等畲族同胞参与畲族文化研究。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畲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取得一定成效,畲歌双音、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婚嫁习俗、三月三习俗、畲族医药、奶娘踩罡等先后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拳、乌米饭制作技艺等被列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