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开始着手谋划、编制“十三五”规划。在新常态背景下,编制“十三五”规划同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七个五年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三农”领域需要新思路、新举措。近日,清华大学举办“2015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邀请陈锡文、胡鞍钢等多位专家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破解“三农”难题新思路讲演献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问题依然是改革的短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我们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就要在“五化同步”中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在城乡一体化中补农村社会发展的短板;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补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板;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补1亿农民工市民化的短板。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剖析了当前中国最紧迫的农业农村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结构、粮食价格、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他认为,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务之急则是要认清中国目前的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一事实。 “当前社会关心的是农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问题。有人说,既然进口粮食价格较低,何必还要生产这么多?也有人认为,国内粮食生产成本高的原因在于规模小,应当把农民转移走,发展规模生产。但我们应该明白,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农业政策关系着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从社会层面上讲关系着农民的生存生活问题。农产品进口要有度,不能影响到产业安全,更不能影响到农民的就业收入和基本权利。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城市和非农产业没有能力吸纳那么多的农业人口,产生的社会问题将远比经济增长问题严重得多。”陈锡文强调,破解“三农”难题的“度”在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农民的权益,否则短板不仅补不上,还会越来越短。 陈锡文说,首先我们要承认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现实,并采取措施,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民的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要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机械化使用程度和效率;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模式等办法来化解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