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损减一分,产量多几许,防灾减灾就是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是灾害来临时的“应急”,平时完善和维护农田基础设施、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推广防灾减灾的技术措施,都能让农业生产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当前我国正处在“七下八上”主汛期,怎样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筑牢农业生产的“防护墙”?请看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做出的探索和思考。
机制福建:预警到乡预案到村
防御灾情:台风、暴雨、洪水
防灾措施:在乡镇建立防汛指挥机构,以村为单位编制应急预案
记者 蔡茂楷
“组织农民赶在台风到来之前,抢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熟的早稻和荔枝、香蕉、梨、葡萄等水果。对未成熟的水果和果树要采取加固措施,减少台风危害。”7月7日,福建省农业厅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防抗“灿鸿”和“莲花”台风工作。
《通知》内容短时间内迅速传达到乡、村,10日22时,福鼎市沙埕镇已刮起八九级大风,镇、村干部已全部出动到一线,并严防已进港的船只和人员再次出海。截至当日,福建省共有3860艘渔船已全部进港避风,转移海上人员4.33万人,其中养殖人员3.59万人。
11日下午,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福建省防指当日17时解除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很快,全省农业生产恢复正常。
“台风来得急,去得也快,应对措施需及时有效。”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处负责人说,“省里防抗台风部署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落实,得益于‘预警到乡'、‘预案到村'机制。”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台风和暴雨洪水的高发地区,多年来,在防汛防台风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防御机制,确保了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
乡镇是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应急能力较弱的一个环节。2007年,福建省全面推广“预警到乡”机制,核心是在乡镇建立防汛指挥机构,制定乡镇防灾抗灾预案,建立乡镇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建设乡镇防汛信息接收、发布平台,组建乡镇应急抢险队伍。“预警到乡”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局部突出性灾害的应急指挥处置能力,省市县三级防指可以对有关乡镇实行点对点的指导和预警,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防御措施。
2007年,福建省全面启动“预案到村”工作,全面完成全省1.4万多个行政村村级应急预案的编制。以村为单位,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防御工作重点,明确警报发布途径,明确通讯联络方式,明确转移安置方案,明确巡查抢险人员,明确预案宣传演练。“预案到村”把责任落实到人,增强了群众的抗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在历次防汛防台风中,特别是在防御暴雨洪水及其次生灾害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措施云南:人工增雨抗旱保苗
防御灾情:干旱
防灾措施:人工增雨、改种补植、抽水保苗、水改旱
记者 左旭东
7月初,云南省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持续干旱给云南带来严重影响。截止到7月9日,云南省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等7个市(自治州)39个(县、市、区)418.2万人受灾,98.8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626.7万亩,其中绝收89.1万亩,83.5万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15.9亿元。
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一些地区玉米、荞麦、烤烟、药材、水果等作物受灾,部分地区水源干枯,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针对严峻的夏旱形势,云南省高度重视,农业、防汛抗旱和气象等部门6月30日启动救灾应急四级响应,派出工作组前往大理州和楚雄州等地,核查灾情、协助指导灾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全力投入抗旱救灾,积极调配水资源、寻找新水源,并实施改种补植、抽水保苗等应急补救措施,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努力开展生产自救。
7月8至10日,云南省中西部的各级气象部门抢抓时机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楚雄、大理、丽江、迪庆、保山、玉溪、临沧7州(市)累计增雨作业110次。有效地缓解了怒江南部、丽江西部、保山、大理、楚雄西部等地前期的气象干旱,特别是大理等特旱区,人工增雨取得十分显着成效。目前,云南各地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对因干旱未栽种面积实施补种,各级农业部门迅速派出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帮助指导,最大限度减少因干旱造成的损失。
楚雄彝族自治州派出抗旱工作督导组赴10个县市检查指导抗旱工作。目前,全州共投入抗旱人数12.57万人,投入抗旱资金1788万元,动用机动抗旱设备1.79万台,运水车2490辆。同时争取抗旱资金支持,及早谋划晚秋生产。
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组织2000多名干部职工纷纷进驻挂钩村帮助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农业部门派出400多名技术人员奔赴旱灾一线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及时调拔救灾备荒种子22吨发放到各乡镇,实施水改旱1.18万亩,适时进行补植补造,切实抓好核桃新造林地的抗旱保苗工作,及时做好农作物的补栽补种,及时谋划好冬季农业开发。
规划广东:雷州半岛再推节水
防御灾情:干旱
防灾措施:编制水利综合治理规划,推广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记者 付伟
时无旱灾,人无饥馑。在雨水丰沛的广东,“十年九旱”的雷州半岛在气候上是个“另类”。
今年以来,持续的少雨、高温天气,让旱魔再次悄然降临雷州半岛。此番大旱不仅来势汹汹,时间点上还正好“掐”在水稻、甘蔗等当地主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旱情最为严重的雷州和徐闻,记者看到,水库干涸、河流断流、田地龟裂的景象随处可见。
雷州市纪家镇是远近闻名的甘蔗之乡。7月初的一天,村民邓生站在自家的甘蔗田里满脸愁容。他随手拉过一条已经枯萎泛黄的甘蔗叶,向记者叹息道:“我家今年种了30多亩甘蔗,有20多亩无水灌溉。”对于甘蔗来说,没水就没办法施肥,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收成泡了汤”。
邓生们的忧虑让凶猛的旱灾转化成沉重的民生话题。在湛江,183万人受灾,仅在雷州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8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占湛江春播作物面积的65%,其中水稻平均每亩减产150公斤,甘蔗平均每亩减产1500公斤。
为解决长期困扰该地区的干旱问题,建国以来,当地也曾在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上做过“大文章”。从建设号称广东最大“人工湖”的鹤地水库,到开挖全长171公里的雷州青年运河,再到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一系列“组合拳”大大增强了当地抵御旱灾的能力,有效改变了“望天吃饭”的局面。然而,此次旱灾依旧凸显了雷州半岛水利设施建设的软肋。
以雷州青年运河为例,“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由于维修滞后、养护薄弱,目前80%的渠道及建筑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输水渗漏损失高达70%,灌区面积已经从1976年的146万亩缩减到目前的不足100万亩。
“主动脉”千疮百孔,“毛细血管”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纪家镇,有村干部表示,按照每300亩地一口抗旱井的标准,村中应至少要配备70口,但目前可用的抗旱井仅有10多口,且存在深度不够、水量少等问题。
然而,就在离纪家镇不远的雷州市英利镇的一片香蕉地中,却是另一番景象——树苗郁郁葱葱,劳作的人们欢声阵阵。村民告诉记者,奥秘在于穿梭于蕉林中的一根根滴灌管道。“单靠挖井抽水的办法,成本高不说,打得不深还没有效果。”一位村民说,滴灌技术比渠道输水减少了渗漏,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而在徐闻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有种植大户利用水肥一体化的高效节水技术,大旱之年作物收成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逆势”增加。
7月上旬,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湛江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时,要求迅速编制雷州半岛水利综合治理规划,推进雷州青年运河灌渠改造、水库新建扩容联调、井群规划布局等工作,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