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建瓯美食:借力高铁,走出“深闺”
2015-07-23 10:22:13 唐亚新 通讯员 徐俐敏 魏永青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洪元惠 我来说两句

建瓯板鸭制作
 
建瓯特色小吃粿包

建瓯名菜大肠炒光饼

   深深巷弄藏美食

东南网7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唐亚新 通讯员 徐俐敏 魏永青 文/图)

18日一大早,来建瓯的外地游客赵俊拿着介绍当地文化和美食旅游小册子,特意在市区里的北辛街逛了起来。之所以选择在此晃荡,是因为他要寻找一家卖大肠粿的店。“在网上看到了大肠粿的介绍,来建瓯就特意找了过来。”赵俊说,作为一个吃货,美食的吸引力要大于很多东西。

北辛街是一条曲长繁华的老街道。赵俊要寻的小吃店位于北辛街中段,名叫“老字号大肠粿店”。正对着街道的店铺不大,第一次来的游人要想找到,还需费点功夫。

“店创建于1982年,那时的店主是我今年82岁的婆婆李芝花。”店老板林雄莺介绍,两年前,婆婆李芝花退休后,自己开始接手这家目前建瓯城区里唯一一家专门卖大肠粿的小吃店。

和赵俊只是慕名而来不同,对于家就住在店铺附近的老主顾们而言,长期吸引他们的,是林雄莺家大肠粿的好味道。

建瓯大肠粿讲求粿片软而韧、油而不腻,大肠鲜脆而无腥臭,这就要求食材一定要新鲜。“我们一般一大早就去买大肠,然后当天做,做多少卖多少。”林雄莺说。

“大铁锅,烧柴火,地道老做法。”多年来,这个家庭作坊式老店铺依靠传承下来的老做法和熟悉的味道,留住了回头客,也引来了新顾客。

建瓯本地人张丽健的早餐,是一碗藏在市区解放路福州巷内的豆浆粉。建瓯的豆浆粉,有个别致的名字——豆腐娘粉,豆腐娘即豆浆。豆腐娘粉,以热豆腐娘冲泡熟的生粉而得名。

豆腐娘粉通常的做法是,将煮好的豆腐娘,倒入脯煌鼎里文火保温。再将冷的生粉团,冲冷水令散,入沸锅烫片刻,甩干水装碗,冲进热豆腐娘。这样既保持了米粉本身的“柔绵筋骨”、粘糯弹性,又多出几分豆浆特有的清香鲜甜。这种香鲜滑爽、营养丰富的米粉,在南方地区也难得一见。

“建瓯小吃通常用料鲜嫩味美,做法讲究。除了大肠粿和豆浆粉,还有建瓯光饼、豆腐丸、扁肉、吉阳四宝等等。”在建瓯小吃同业协会秘书长肖信华看来,建瓯有不少地道传统的风味小吃,都藏于这座城市深深浅浅的街道中。

地方名菜有风格

除了巷弄里这些别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建瓯的地方名菜同样令人有着令人大快朵颐的欲望。

不同于闽南的偏甜口味,也异于闽北其他地方以辣见长的风格,在糅进了当地的红酒、陈醋等调味之后,建瓯饮食逐渐形成了香、酸、甜、辣兼备的基调。

这种兼具闽地南北风情,集众家之长的别致饮食风格,外加上本地新鲜丰富的食材,建瓯美食可谓是独具风韵。

板鸭即是一例。现如今作为中国四大板鸭之一的建瓯板鸭,早在宋代就名声在外了。

建瓯板鸭的独特在于,不油不腻,味醇香鲜,食之全无鸭腥气。从骨头里渗出来的香味,更是众多食客为之兴奋的曼妙之处。倘若再佐之以同为建瓯名产的老红酒、小磨麻油,则更妙了。

位于建瓯城区西大街的巧珍板鸭店,在当地小有名气。店老板陈亮说,以前时不时会有食客,一大早乘火车从福州赶过来,拎上一两只板鸭,然后再坐火车回去。

“高铁开通之后,外地专门过来的食客要方便多了。”陈亮说,因为主要供应酒店,从零售的角度来看,高铁影响不大,但游客多了,他们自然销量也会上升。

当然不仅仅是板鸭,在建瓯诸如鸡绒、纳底、冬笋挖底等富有浓郁山乡气息的大餐,也是名气十足。鸡绒常用瘦肉剁酱,辅以鸡蛋、目鱼、猪肚等佐料,以色泽白而晶莹,口感柔滑著称。而纳底则有着“旧时慈母常边烹制这道菜,边争分夺秒地为儿纳鞋底”的民间传说。

乘着春风走出去

上月底,合福高铁开通之后,给建瓯带来的,不仅是像赵俊一样特意来寻找美食的游客,还有当地对于“坐拥美食,如何走出去”的思索。

“建瓯的美食不仅味美,而且还有故事。我们希望借助这次高铁的机遇,打造出建瓯的美食品牌。”建瓯市旅游局局长平静说,而打造品牌的第一步,就是先打造出一个平台,把那些藏在街头巷弄里的美食请出来,集中推介。

根据目前建瓯的规划,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两个美食平台拔地而起。一个是高铁站站前片区的8000多平方米的综合美食城,另一个是高速路口的竹海商贸城。前者将作综合性美食广场用,后者则主打夜市小吃市场。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6-05建瓯农产品电商产业蓄势待发
  • 2015-06-05建瓯成为南平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2015-06-04省农科院与建瓯共建农产品电商平台
  • 2015-05-28建瓯市川石乡:低碳环保 绿色出行
  • 2015-07-02建瓯乡村大舞台 群众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