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三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层层高山之中,行车记录仪上数万公里数记录着他们的足迹;他们行走于村坊邻里之间,为百姓排忧解难;他们踏遍村庄的每一寸土地,脑中不断闪现着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他们奔波于省、市、县的各地,竭尽所能为村庄争取项目和资金,带领百姓走上致富之路。在别人眼中穷乡僻壤的不毛之地,在他们眼中都化身为值得用心雕琢的璞玉。每一个平凡的驻村干部,都是三明大山中伟大的“伯乐”,为这片土地规划特色的发展之路,带来崭新的未来。 至今年7月,第四批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已在各自驻点村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时间一晃而逝,如今的他们已对这一“新岗位”越来越得心应手,在三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驻村干部所带来的新思路、新观念对这些相对闭塞的地区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乡村旅游业、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精准扶贫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型产业,这些本应“遥远”的词汇,逐渐走入乡村基层工作的日常。也许正如省派三明驻村干部领队张志坚所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一个村庄在扶贫期间,暂时地富起来,而是要找准“切入点”做有造血功能的精准扶贫工作,探索长效的、可复制的脱贫致富之路,第四批省派三明驻村干部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用心打造农村工作的升级版。 近日,《福建省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复。该《方案》引起福建省委的高度重视,也对省派三明驻村干部一年零三个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省委尤权书记、苏树林省长等五位省领导批示推广三明“348”精准扶贫经验。走进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沙县等地,当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以及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让人眼前一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升级版”的新型农村。 图一 在荷苑中画画的儿童们。张嫣然 摄。 |